學者:勞動成本料升50%

學者:勞動成本料升50%

基於沿海地區出現的「民工荒」,內地勞動力成本上升早已成為工商界的焦點。有內地學者認為,未來數年,內地勞動力成本可能上升近五成,企業利潤受到影響甚至破產。
在日前舉行的「2006中國經濟高峯會」上,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等學者,就中國未來的經濟前景發表觀點。張維迎強調,看待中國經濟問題一定要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來看,中國遇到的一些發展問題都與全球化過程有關。

企業破產影響就業

「我們不能對中國經濟過份樂觀,我擔心未來三、五年內,中國勞動力成本可能上升30%至50%,如果人民幣升值10%,中國還有多少企業能夠挺過去?」張維迎表示企業可能因而破產,最終減少農民工的就業機會,而中國企業在國際上整體發展亦會處於缺乏競爭力的地位。

可轉型至知識產業

不過,社會學家丁學良認為這正是產業升級的好機會,「在中國條件最好的地方,不能老是靠低成本在國際上競爭」。他說,日本、德國和新加坡都曾經面臨類似的挑戰,但他們卻沒有壓低國內勞工工資,而是趁機把產業提升到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水平,中國也應該借鑑這樣的經驗。
人民銀行昨日公布的「2005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顯示,中國勞動力成本呈現上升趨勢。去年,中國職工平均工資上漲14%,以東部地區的平均漲幅最高。
《北京晨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