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藥物必須先經動物測試,但爭取動物權益組織反對,激進分子甚至向進行動物測試的牛津大學科學家喊打喊殺。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發明的人體器官細胞晶片,將有助解決這種科研和動物權益爭議。
解決動物權益爭議
人體器官細胞晶片,看來像個微型電路板,板上有一個個小間隔,裝着各器官的活細胞,間隔之間連接着微液體(Microfluidic)管道,裝着培養基(Culturemedium),以模擬人體血液循環。要做測試,只要將藥物加入培養基,讓藥物流入各間隔,晶片就能模擬人體器官對藥物的反應,科學家可記錄下各間隔細胞的反應。
發明人體器官晶片的舒勒(MichaelSchuler)已和同事申請專利,成立Hurel公司售賣晶片。他們指人體晶片有助提早鑑定藥物是否危險,不過仍未能完全取代動物測試。舒勒說:「我們只想減少動物測試。」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