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滙昨日再度受壓,導火線是美國上季經濟增長修訂數字差過市場預期,加上市傳中國和俄羅斯央行增持歐元儲備。至於商品價格在歐洲開市後止跌回穩,推高澳元和加拿大元滙價。
歐元一度漲至1.2802美元,升0.48美仙。美元兌日圓曾低見111.78,跌1.16日圓。「商品貨幣」方面,澳元最多升0.65美仙,高見75.89美仙;美元兌加元曾挫見1.1060,跌1.25加仙。
中俄央行傳增持歐元
本港時間昨晚11時,歐元報1.2776美元,升0.22美仙;美元兌日圓報111.96,跌0.98日圓;澳元報75.65美仙,升0.41美仙;美元兌加元報1.1074,跌1.26加仙。
滙商表示,美國上季經濟增長遜預期,減低聯儲局下月底再加息的機會,故不利美元走勢。
路透社引述法蘭克福一名外滙交易商的話說,數家中央銀行昨日趁低吸納歐元,中國人民銀行似乎是買家之一。路透社又報道,俄羅斯央行決定把穩定基金的歐元比重提高至45%,而美元比重維持在45%,間接令外滙儲備多元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幹事拉托表示,滙市正朝着正確的方向走,全球經濟失衡最終可望得到紓緩。
花旗環球市場一班外滙策略師預測,美元在未來12個月內有機會跌至105日圓,主因美國經常賬赤字高居不下。其中一位策略師艾爾瑪表示,市場日益擔心美國難以長期填補龐大的經常賬赤字,意味美元兌其他貨幣將持續受壓,其中日圓會是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