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物不力 部長認錯

保護文物不力 部長認錯

為了彰顯政府重視文化保護和建設,中國國務院昨日公布第六批合共1,080處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為數518項的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有外國記者批評包括北京等大城巿近年大興土木,因此破壞大量古迹和老建築,更戲謔稱「China=拆了」。文化部長孫家正表示接受批評,並坦言自己「做的事沒有做好」。

外國人嘲China=拆了

文化部昨日在北京召開記者會,介紹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狀況,以及6月10日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的相關活動。美國合眾國際社的記者在提問時,首先觸及中國為何沒有官方「文革」博物館的敏感話題,然後又批評北京保護文物古迹不力。
該名記者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周在京,為一本有關北京文化歷史保護的書籍舉行發布會,但當日竟然沒有中國文化部官員出席。他引述一名外國人的批評說:「在我看來,現在對前門的保護無異於對前門的破壞,因為我們不希望看到所謂的保護是一種重建。」他更戲謔稱:「要保護老北京,現在很多人都說China都拆了。」(註:普通話「拆了」與英文「China」發音相近)

迴避文革博物館提問

孫家正回應時承認:「有些城市片面地追求煥然一新的感覺,對一些歷史的遺存,對一些老建築的保護做得是不夠的。」他又辯稱,北京近年已從法律上對拆遷作出限制,也擴大故宮保護範圍。不過,孫家正沒有正面回應有關「文革」博物館的提問,僅表示目前文革資料散落在世界各地,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都在收集有關文獻和資料,這將有助於對這段歷史的研究。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