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一年多,東九龍區工廈在炒家大舉入市下,造價升逾96及97年水平,令部份炒家轉投仍然落後大市的西九龍區,形成東西九龍工廈成交異常活躍。當中逾萬方呎的單位,更成追捧對象。
四個月21宗值7億
今年首4個月,有41宗逾萬方呎工廈買賣,西九龍佔21宗,東九龍13宗;總值11.32億元,西及東九龍分別涉資7.05億及2.44億元。4月更只得西及東九龍錄逾萬方呎工廈買賣,涉資2.13億及1.16億元。涉及樓面162.61萬方呎,西九龍佔近七成約112.22萬方呎,東九龍也有21.06萬方呎,與港島的21.17萬方呎相近。
租務有152宗,樓面390.28萬方呎,並以西九龍最多,有59宗,面積計則新界區居首,達143.79萬方呎,西九龍以100.34萬方呎居次。
今年預料漲價25%
中原工商部總經理黃應年說,西九龍逾萬方呎工廈成交跑贏大市,除了因有外資基金如澳洲麥格理大手吸納,也不乏中小型投資者入市。如果扣除外資基金,西九龍工廈買賣其實與工廈火車頭的東九龍相若。不過,由於西九龍仍有呎價低於500元的工廈盤,令該區會成為投資者下一個尋寶地點。
在逾萬方呎工廈買賣之中,分布比較平均,僅得兩幢工廈錄得超過1宗成交,其中葵涌偉倫中心二期有兩宗,共涉5.1236萬方呎,佔該廈總樓面7.1%;而油塘高輝工業大廈同樣有兩宗,樓面3.6680萬方呎,佔該廈總樓面15.6%。
至於租務,最多逾萬方呎租務的為葵涌樂聲工業中心,共有6宗,涉及樓面9.5419萬方呎;而承租樓面最多的則為屯門吉田大廈三期,兩宗租務合共租用75.5487萬方呎。
黃應年說,大面積工廈交投熾熱,部份原因是投資者在工廈市場連番獲利,信心增強,由最初「小試牛刀」買入細單位轉賣,到現時的爭購逾萬方呎大單位,令到大面積工廈單位幾乎缺貨。他估計,該類大面積工廈,會主導今年工廈市場。
他估計,今年逾萬方呎工廈樓價上升25%,較細面積單位15%升幅優勝,同時也比租金10至15%升幅為高。他補充,現時工廈低層面積逾萬方呎單位的造價升幅不及高層細單位,但相信未來兩者升勢會逆轉。
由於投資者購入的大面積工廈,呎價及租金較市值低,投資者若不能短期內轉手,往往會把單位以市值租金出租,推高工廈價值,再以合理回報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