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美國、中國、日本、印度和南韓官員,昨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簽署合約,在法國南部建造造價100億歐元(996.7億港元)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令科學家渴望操控太陽能量的夢想可望成真,若計劃成功,人類今後將會獲取廉價而乾淨的電力,使能源危機變成過去。
ITER是核聚變(nuclearfusion)反應堆,利用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氘(deuterium)或氚(tritium),在超高溫和高壓下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的作用,產生質量較重的原子核,像太陽那樣釋放巨大能量。由於核聚變不像原子彈的核裂變(nuclearfission),不會帶來放射性污染,而且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中的氘,來源是取之不盡,是一種廉宜而安全的能源。
科學家估計,一個手提電腦用的鋰電池,加上半浴缸氘,所產生的電力,足以供一個歐洲人使用30年。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