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價格經過前日急升後,昨天又再被質低,短線走勢極難捉摸。在需求減弱的陰霾下,金價一度瀉逾25美元,險守每盎斯640美元;而倫敦期銅跌得更急,曾滑落近一成。
【本報綜合報道】國際現貨金繼周二勁揚10.45美元,昨天在亞洲尾市曾再升4.05美元,見每盎斯670.55美元;香港九九金漲98元(1.61%),收報每両6168元。歐洲開市後不久,市況急轉直下,盎斯金最多倒跌25.75美元(3.86%),降至640.75美元。
白銀價格走勢亦如坐上過山車,一度下滑48美仙(3.70%),跌到每盎斯12.50美元,盡失亞洲時段錄得的1.62%升幅。
全球黃金需求減16%
基本金屬市場同樣難逃一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曾挫見每公噸7700美元,下瀉760美元(8.98%)。在周二,LME期銅暴漲880美元(11.61%),創下歷來最大單日升幅。
本港時間昨晚11時,金價報643.70美元,挫22.80美元;銀價報12.65美元,跌33美仙;LME期銅報7880美元,滑落580美元。
世界黃金議會前日公布,由於佔全球75%耗金量的珠寶商減少買入黃金,首季全球黃金需求降至836公噸,比去年同期下跌16%。一些業內人士關注,金市始於01年的升浪或快將告一段落。
俄羅斯OAOGMKNorilskNickel首席經濟師漢弗萊斯說,隨着銅價累積很大升幅,部份用家開始轉用較廉價的塑膠,令基本金屬價格難於在如此高水平企穩。
HVB集團商品策略師希茨費特估計,銅價在未來3個月或回吐兩成。環球金屬統計局推測,銅市今年供應會過剩達4000公噸。
部份分析員仍看好
TheBullionDesk.com分析師穆爾表示,首飾業對黃金需求料持續下降,部份人會乘機平倉套利,但黃金對擁有大量「油元」(oildollars)的中東投資者仍具吸引力,金價今年較後時間有條件闖過800美元。
南韓東陽期貨交易經理ParkJongBeom說,基金不會全面離棄金屬市場,故長線仍看高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