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過有一天,出門公幹或旅遊前毋須再頻撲買機票、到達機場後又不用排隊辦理登機手續、寄艙的行李近乎百分百妥善運送?這可不是夢話,現時在個別城市的機場上機已是如斯方便。有業者指出,將來在機場拿取登機證及過關,猶如操作銀行提款機般容易,不但旅客節省時間,航空業界也可節省成本。
雖然在本港自助式的登機服務尚未普及,但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機場,用上的航運系統自然不賴;他們去年引入一套無線電頻率識別(RFID)標籤系統,提高追蹤和管理行李的效率。
亞洲增長達4成
簡單來說,所有在本港機場運送的行李,除貼上傳統條形碼,還附貼RFID標籤,使之成為獨一無二的標記;工作人員透過RFID閱讀器便可全程追蹤行李,減低傳統條形碼因損破帶來的問題;行李標籤閱讀成功率由以往的85至90%,提高至95%以上。
這套解決方案由航運資訊及通訊整合供應商SITA負責提供,該公司北亞及中國區副總裁穆瑞德指出:「現時全球有2個機場採用RFID標籤方案,分別是香港和拉斯維加斯;此方案不但提升標籤閱讀的成功率,還提高安全性及降低營運成本。」
近年曾出外旅遊的人定會發現,無論是透過旅行社或網上購買機票,可拿取「實物」的機會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機票」。穆瑞德表示,現時在美國,電子機票的使用率達到90%,歐洲也超過6成,但以增長速度來說,亞洲最快,達40%;預期到2007年底,全球也將採用電子機票。
登機服務自助化
SITA另一致力拓展的航運資訊服務──CommonUseofSelfService(CUSS),現時部份城市的機場已全面應用,包括雅典、法蘭克福及多倫多等。
CUSS是指在機場安裝一系列共用的自助值機站(Kiosk),旅客毋須在航空公司設置的櫃台前排隊登記,只要通過操作Kiosk(猶如使用提款櫃員機),便可自行確認登機、揀位及編印登機證。穆瑞德表示:「旅客還可利用PDA或手機,在網上預先辦理登機手續,省時方便。」
他補充,一般小型航空公司多會共同使用同一系統的Kiosk;而大型航空公司則選擇設置專用的Kiosk,這視乎航空公司的市場策略。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