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會反對當局介入私營市場<br>醫療集團收費平不過私家醫生

醫學會反對當局介入私營市場
醫療集團收費平不過私家醫生

【本報訊】香港醫學會昨日公布最新醫生收費調查結果,發現私家普通科醫生平均收費並不比醫療集團昂貴;私家專科醫生收費與公立醫院私家病症服務相若,手術費用同樣沒有大差異;但隨着租金上升,私家醫生備受加費壓力,生計受影響。該會反對醫管局進一步介入私營巿場,偏離服務巿民原意。 記者:張嘉雯、梁洵瑜

醫學會早前向非醫管局會員發出問卷,收到703份回應。結果發現,普通科醫生收費中位數為180元,包三天藥;收費最低一成醫生的最高診金為140元,包兩天藥,收費最低一成醫生的最低診金則為340元,包四天藥。
醫生收費調查小組主席謝鴻興醫生指,該會02年調查顯示,普通科醫生收費中位數為170元,包兩天藥,今年收費只增加十元,但包三天藥。
本報記者昨日向部份醫療集團查詢門診收費,診金由120至240元,包三至四日藥,特效藥及針劑需額外收費,位於元朗區的高健醫務中心收費最低,日診只需120元,包三天藥;位於觀塘區的卓健醫療中心的夜診收費則收240元,包四天藥,與「單打獨鬥」私營醫生相若。

非保險業虧本「真兇」

私家專科醫生收費方面,調查的中位數為500元,包三天藥,收費最低一成醫生的最高診金為300元,不包藥,收費最低一成醫生的最低診金則為800元,包七天藥。根據醫管局資料,非本地居民在本港醫院接受專科門診,首次收費由550至1,750元,其後每次450至1,150元。調查又發現,私家醫生進行小型手術,例如切除粉瘤、內窺鏡、割包皮等,收費頭等病房由最低一成醫生的最高診金4,000元至收費最高一成醫生的最低診金15,000元,三等房費用則由收費最低一成醫生最高診金2,000元至收費最低一成醫生最高診金6,000元,與醫管局私家病房收費由3,900至12,300相若,惟後者已包括麻醉師及手術室費用。
該會會長蔡堅說,不少私家醫生均受到加費壓力,其中在領匯管理的商場開業的醫生,下周將與領匯管理層開會,預料部份人會以加費彌補租金支出。調查顯示,78%醫生過去一年沒有調整收費,主因是競爭大,病人數目減少,18%醫生加費,4%醫生則減費。
兒科專科醫生、特許金融分析師許家驊指,保險經紀佣金增加,加上公營醫院「排長龍」,巿民轉用私營醫療,令索償個案上升,才是保險業虧本的「真兇」,與私家醫生提高收費並無關係,批評衞福局局長周一嶽早前指控業界加價成風是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