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股及印度股份是近期歐美投資者熱門投資的兩個新興市場,正如美國著名的投資專家JimRogers、JeremySiegel也先後評論應該投資印度還是中國股市較佳。不少市場人士更抱怨(歐美)投資者只顧追捧這些新興市場的股份,因而忘卻本土的優質股份,令這些股份的股價停滯不前。
中國及印度是近期被市場估計,最有機會成為明日全球經濟火車頭的國家,近期引致石油、黃金及其他資源商品期貨大幅飆升的背後原因,也被認為是中國及印度經濟崛起所致。因此,這兩個國家的股份亦自然吸引到大量歐美投資者追捧,早前中國及印度的基金也賣個滿堂紅。
附圖是過去12個月,H股指數、印度Sensex指數、日本的日經指數及本港恒生指數的走勢比較,圖中可見,在4者之中,以印度股市表現最凌厲,其次是H股指數,繼而便是日本股市,最後才是恒指。相對上,與其他3者相比,恒指的升幅真可謂小巫見大巫,相對輕微,因此,恒指可預期的相對跌幅亦應較其他3者為低。
資金流向主宰升跌
正如在過去12個月,印度股市的累積升幅高達95%,同期港股僅上升了20%餘,故即使調整一半,港股也只是下調高位的10%左右,但印度股市卻己相等於下調高位的30%了。故相對上,港股的下調幅度,應該沒有印度及國企股那麼大。惟大家不要忘記,即使恒指由17300高位下調10-15%,也要下調到14700-15000多點,屆時大家可能未必吃得消!
隨着近期不少新興市場的股市紛紛大幅回落,正當部份投資者仍以股市PE合理、基本因素無變之類,來維持他們依舊看好之際,市場漸意識到提供資金與這些市場(如印度、H股等)的國家,其經濟狀況才更重要(Theeconomiesthatsupplycapitaltothesemarketsaremuchmoreimportant.),故此,即使國內經濟情況依然不俗,但外圍環境不好,亦會觸發資金流走,令H股下挫!
正如附圖可見,印度、H股及日本股市,早前的升跌步伐頗為相似,反映資金流入的步伐也大致相近,雖然如此,資金流走時的模式,相信亦不會相距太遠,因而不難引發另一下跌的骨牌效應,故投資者亦應注意近期外圍新興市場之走勢。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