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股市大跌,昨日我還是決定申請中行(3988)的新股。不多,用白表申請,真金白銀不做孖展,進可攻時退可守。
昨日股市回穩,但是大家還得小心,特別是資源股。1997年對沖基金掀起的金融風暴,至今令我印象猶深。對沖基金若得勢不饒人,會一路踩下去。當年,金融風暴由1997年7月2日開始,之後整整1年,股市一浪比一浪低──下跌,反彈,再下跌。對沖基金不會這麼快便鳴金收兵。當年如果特區政府沒有出手打大鱷,股市跌幅會更加可怕。
對沖基金未罷休
這一回,對沖基金精心布置了一場資源股及商品期貨的泡沫,然後在高位全力沽空。雖然說,這些天然資源因為中國和印度的崛起而需求大增,但很明顯的,天然資源價格上升的幅度比需求增幅大得多。前一陣子,已經有一些二三線股玩變身,搖身一變而成為了資源股,希望藉此炒起股價。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資源股的股價已出現了泡沫迹象,只不過沒有人知道泡沫何時會爆破。
這一趟對沖基金先從商品期貨市場下手,商品期貨價格下跌,就會拖累開發這類商品的行業股股價。對沖基金的攻勢是全面的,沽空目標包括商品期貨和資源股期貨,正如當年金融風暴時同時沽空港元和期指、沽空泰銖及泰股、韓圜及韓股……雙重得利。
如果反彈可以維持,我打算沽清手上所有的資源股。對沖基金的威力,我已經領教過一次,不敢與之對抗。
教授不曉炒樓?
昨日閱《蘋果》副刊,左丁山說教授不懂炒樓,因為教授炒樓就沒時間做研究。左兄錯了!學術研究範圍極廣,既有《達文西密碼》中專門研究宗教符號與密碼的教授,當然也有專門研究樓市的教授。世界著名的商學院沃頓學院(WartonSchool)的房地產研究就舉世知名,可見研究炒樓絕非不務正業。
炒樓如此,炒股也一樣。我自己一面炒股票一面做股市研究,不亦樂乎!我更發現,學生不大看得起沒有炒股經驗、只曉得紙上談兵的投資學教授。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