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季GDP增8.2%勝預期

本港首季GDP增8.2%勝預期

本港首季經濟增長8.2%,較市場預期理想,本地生產總值(GDP)達3465.94億元,較路透社統計11家金融機構平均預測7%為高,但港府仍然維持全年預測4至5%,3個月後再檢討。通貨膨脹率則為1.6%,仍屬溫和,全年預測調低至2%。

【本報訊】港府經濟顧問郭國全昨天公布GDP時說,本港仍要面對高油價、利率上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等不少不明朗因素。

全年通脹預測降至2%

不過他強調,要達到全年4至5%的增幅並不難。他說,內地經濟首季增長強勁,全球經濟良好,加上本地消費信心逐步加強,帶動內部需求,故首季經濟較預期理想。
本地通脹全年預測由2.3%略降低至2%,原因是修訂了參考基數的技術性調整。對於有市場人士擔憂,工資和租金上漲會令通脹惡化,政府高級經濟主任歐錫熊認為,兩者的升幅有其基本因素支持,並未跟經濟發展脫節;租戶負擔能力未有惡化,對企業盈利影響也不大。
滙豐亞太區主席鄭海泉說,首季經濟增長8.2%是好消息,證明經濟理想,年輕一代有更多就業機會,滙豐暫時仍然維持全年增長5.5%的預測,他同意數字有時會傾向保守一些,亦會視乎發展作出調整。
郭國全預料,未來3季的經濟增長會放緩,8.2%的高增長率不會長期維持。歐錫熊補充說,相信就業前景和勞工收入可以保持增長,消費需求仍有堅穩增長,企業盈利持續改善,機械投資繼續增加。但是樓宇建造業仍然疲弱,首季續縮減,幅度為8.7%,他解釋,主要是政府大型基建項目接近完成,但未有新項目接力。
郭國全說,人民幣去年7月至今升值3.5%,相對於其他亞洲貨幣升幅為小,因此,對貿易影響不大,也未見帶動本港的通脹;相反對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有利。

花旗指滙率政策宜不變

花旗集團香港行長陳子政估計,全年GDP增長接近6%,較港府估計高。另外,花旗研究報告指出,要港元與人民幣掛鈎,先要人民幣全面流通,相信人民幣至少要十年才能自由兌換。
若果未來數年,聯繫滙率不變,港元兌人民幣貶值,將有利香港向內地出口產品和服務,吸引更多內地資金進入本港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