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試過抽新股的朋友,在填寫表格之時,必會發覺在表格背面會有一個股數費用對照表,在表格之上會顯示出認購不同股數所需繳交的費用,內裏已包括股價及有關交易費用。
假若仔細檢視表格,便會發覺並不是任何股數都能夠申請。以中國銀行(3988)為例,一手股份是1000股,那麼原則上只要申請的股份數目是1000股倍數便可。但事實上,為了簡化招股程序及提升效率,投資者只能申請表中所顯示的股份數目。
認購限制藏玄機
以中行的白表為例,如果申請股數在10000股以下,每1000股為一個單位,投資者若想申請1000至10000股,只要是每手1000股的倍數便可。假若想認購12000股,又可不可以?答案是「不可以」。因為表格之上只可認購10000股或15000股,如果想認購12000股,便要「被迫」去認購10000股,而同樣情況會出現在打算認購14000股、13000股及11000股的朋友身上,變成認購10000股的人數會很多。
通常分配股份的準則,是以百份比計算,但因有每手股份的限制,所以分配是以一手為基礎,然後再以抽籤決定。假設申請10000股的投資者按比例能夠分配到1100股股份,但因一手中行是1000股,不會分配到碎股,所以一般的做法,是把那100股抽起,集合起來再抽籤。那麼,每10名投資者,只有一位幸運兒可以多獲一手股份。如果所申請的股數區間人數太多,中籤的機會便會很低。用回上例,因為申請10000股的人數會較多,所以分配股份數目的比例可能未必勝過申請8000或9000股的人士。
由此可見,申請多少股,其實亦有一定學問。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