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文革爆發四十週年「紀念」日子中,禁止傳媒刊登、廣播、報道、論述、出版……一切有關文革的回憶和反思,遑論批判。
像當年一樣,原來最忌諱的,仍是「臭老九」。
相傳元代統治者把百姓分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
排第九的是讀書人,知識份子,地位僅比乞丐高一點。
「文化大革命」爆發,掌權的領導階層,鬥垮鬥臭的對象分別是: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知識份子。
排第九的「臭老九」,一直是當權派眼中釘。
照說殺人無力求人懶,千古傷心文化人。讀幾本書,懂幾個字,怎會受盡折磨屈辱?直至今天仍被禁制?
正因大部份(並非全部)「老九」,雖過平淡生活,卻有硬朗風骨。他們溫文,卻可狠辣;軟弱,內裏強壯;沈默,筆底怒吼;木訥,動力澎湃——文化,令人分清是非黑白功罪,讓良知不泯,這才是永恆的力量。無法革其命,鎖其嘴,奪其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