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明天或未來幾天美國發生股災並引發全球金融震盪,二月才上任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能否像前任主席格林斯潘那樣迅速化險為夷呢?答案似乎已逐漸從不確定變為不可能。
要像格老那樣迅速而有效應付股災、化解金融危機有兩個基本條件,其一是決策果斷有力,一擊即中;其二是決策當局特別是主事人得到市場人士及公眾的信心及信任。首先說第一點,格老在任長達二十年,經歷了多次股災及金融風暴,包括八七年的股災、九五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機、九八年的金融風暴、○一年的九一一恐怖襲擊等。在面對這些重大金融震盪以至危機時,格老總是毫不猶豫的為市場注入足夠的資金、總是毫不猶豫的調低利率、總是毫不猶豫的採取措施穩定市場;例如當九一一恐怖襲擊重創美國後,他迅速重手減息以確保美國金融市場及整體經濟有充足的資金可供運用,並且繼續把利息降至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以防止經濟因襲擊而迅速下滑;結果,美股雖然免不了在襲擊發生後的幾天大幅下挫、美國經濟雖然免不了在○一年的第四季明顯放緩,但金融市場並沒有出現恐慌或崩潰,經濟更在○二年頭一季迅速反彈。伯南克上任幾個月來還沒有受過甚麼真正的考驗,但從他的公開發言、從他的表現來看,伯南克比格老優柔寡斷得多,對聯儲局應當如何回應金融動盪也沒有較清楚的想法;因此,一旦美國及環球股市出現大股災或金融風暴,伯南克能否迅速及有力的回應、能否盡快採取措施穩住市場實在是一個大疑問。
至於贏取市場及公眾信心方面,伯南克不僅遠遠及不上格老,甚至連合格的水平也達不到。誰都知道,聯儲局最重要的任務是對抗通脹,維持價格穩定,身為聯儲局主席的人必須讓市場看到、知道他的政策走在通脹之前、知道他不會讓通脹萌芽滋長;可是伯南克自從上台以來一直給市場、給外界一種對通脹心慈手軟的印象、一直讓市場感到他對通脹問題不夠重視,他的公開發言同樣充滿模稜兩可的味道,再加上伯南克在跟CNBC女主播MariaBartiromo吃飯時抱怨市場誤解他的看法而令市場急劇波動。這種種表現不單無法讓市場信服伯南克有決心打擊通脹,反而令市場感到他在處事及發言時失了方寸、失了應有的權威性。當一個聯儲局主席被視為落後於經濟形勢、落後於市場形勢以至失了方寸時,他怎麼可能在關鍵時刻、在危機時刻發揮穩定人心的作用呢?他怎麼可能像格老那樣協助投資者及市場應付滔天惡浪呢?
當然,近期股票市場、商品市場的大幅波動還不能算是大型股災,也還沒有引發大規模金融風暴的迹象;但是現時金融市場一環扣一環,當中涉及的資金數以萬億美元計,只要有大型對沖基金因受不了股市或商品價格大幅波動而出現危機或倒閉,它所引發的拋售潮是難以估計的,甚至可能拖累大型投資銀行、大型銀行,令它們出現資金周轉問題。九八年長期資本管理(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這個對沖基金出事就令多家大型投資銀行出現危機、就令美國投資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的資金大幅抽緊,最終要由聯儲局居中協調各大投資銀行分擔損失再加上格老減息才能紓緩危機。這一回若果再有對沖基金在市場波動中出問題,伯南克領導下的聯儲局顯然沒有足夠的能力、沒有足夠的威信迅速處理危機,令金融危機很容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蔓延全球、甚至影響整體經濟的表現。投資者、政府官員以至一般市民對這樣的風險、對爆發新一輪金融風暴的可能性是絕對不能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