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空氣質素持續惡劣。國際調查機構「政經風險顧問公司」指出,港粵政府空談改善空氣,並無實質成果。環境保護署辯稱,兩地合作的減排工作已取得進展,只不過中電和港燈產生的污染卻比前嚴重。環保團體指出作為國際都市,香港的減排工作效率低得令人慚愧。
要有清晰景觀望天打卦
「兩星期前,維港上空沒有煙霞籠罩,山頂景觀清晰,這種日子非常罕有。暫時的空氣改善是由於風向轉變,吹散污染物,與香港政府的工作沒有任何關係。」政經風險顧問公司發表的亞洲區空氣污染報告,以奚落的口脗評論香港空氣狀況。
報告指出,政府已減少了汽車廢氣的排放量,但這方面的進展卻被來自內地的空氣污染拖垮了。報告續稱,兩地的政府都嘗試予人合作改善空氣質素的印象,但成效卻乏善足陳,以致很多評論都認為政府只是空談,沒有採取行動。
環保署回應稱,香港和廣東省政府已達成協議,在2010年減少兩地四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與1997年比較,香港在氮氧化物(減少了16%)、可吸入懸浮粒子(減少了28%)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減少了23%)的減排工作,已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環保署又把空氣污染問題歸咎於中電和港燈,本地電廠的污染物於過去九年來仍有所增加,二氧化硫的排放較97年上升了47%。發言人說,發電過程是本港主要的空氣污染源頭,本港空氣中92%的二氧化硫、一半的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懸浮粒子都是由發電產生。
作為國際都會令人慚愧
環保組織「爭氣行動」說,作為國際都會,香港在改善空氣方面的效率令人慚愧。發言人香富立說:「大陸已經大力發展再生能源,香港只係試緊,效率仲低過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