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至今尚未通過制裁伊朗的決議草案,但美國先發制人,已向滙豐(HSBC)等歐洲最大四家銀行施壓,要求他們減少和伊朗做生意。
美國財政部過去半年,一直透過反恐和銀行法,加強力度向歐洲、美國和中東的主要銀行施壓。美國禁止和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貿易,並於1996年更制訂「伊朗──利比亞制裁法案」,總統喬治布殊去年更簽訂指令,禁止和協助擴散非常規武的嫌疑國做交易。
歐洲幾乎所有大銀行,都在美國有分行,故要遵守美國法律,當中規模最大的四間──滙豐銀行、荷蘭銀行(ABN)、瑞士信貸銀行(CreditSuisse)和瑞士聯合銀行(UBS),半年來就陸續表明,會不同程度「收斂」他們在伊朗的活動。
滙豐UBS減少投資
美國對銀行軟硬兼施,UBS和ABN就吃過苦頭,前者曾因為未經許可,向伊朗、利比亞和南斯拉夫轉移資金,被聯邦儲備局重罰1億美元(約7億8,000多萬港元),後者也被罰8,000萬美元(約6億2,000多萬港元)。
UBS說,不會和伊朗的個人、公司和銀行直接做生意,也不會為他們賒貨進出口,但以其他方法做生意的客戶則不在此限。ABN承諾,在伊朗的活動將減至最少,瑞士信貸也表明不會再和伊朗做生意,但會履行現有合約。
除了向銀行施壓,美國同時促使世界經濟和發展組織(OECD),將伊朗的經營風險提升。伊朗經濟增長因此減慢,少於5%,股市也比去年跌20%,投資和基建減少,民眾也紛紛滙出儲蓄,或買金保值。
但有專家指伊朗石油輸出極多,能受惠於油價飆升,而且最大貿易夥伴是日本、中國、意大利、德國和法國,他們的公司仍然透過銀行為信用證融資,以輸出貨品至伊朗,認為除了禁止向伊朗輸入汽油外,其他手段成效存疑。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