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元兌主要貨幣滙價昨日上漲,兌日圓進一步升至接近113,創2周新高,美債價格也上揚,反映全球股市及商品價格下滑,促使資金撤離風險較高的資產,轉而持有現金及較為穩陣的定息資產。
美元兌日圓承接上周五升勢,昨天高位曾漲見112.94日圓,升1.26日圓,是5月5日以來最高;歐元一度滑落至1.2695美元,跌0.83美仙。本港時間昨晚11時,美元從高位回順,報112.07日圓,升0.39日圓;歐元報1.2815美元,倒升0.37美仙。
在上周,美元兌日圓和歐元曾分別下滑至8個月和1年低位。
商品貨幣首當其沽
「商品貨幣」方面,澳元一度挫至74.67美仙,跌1.16美仙,是1個月來首次跌穿75美仙,原因是投資者擔心商品價格升勢快將結束,紛紛撤離商品貨幣。英鎊低位曾見1.8635美元,跌1.63美仙。昨晚11時,澳元報75.03美仙,跌0.80美仙;英鎊報1.8803美元,升0.05美仙。
美國10年期國庫票據孳息在紐約中段跌0.05厘,報5.01厘。分析員表示,股市及商品價格昨日下跌,令美國債市發揮資金避風港的角色。
美元滙價經過長達1個月的跌勢後,上周較後時間開始廣泛反彈,原因之一是市場預期聯儲局未放棄加息。滙商指出,投資者對若干資產的風險意識提高,全球股市、新興市場貨幣以及金屬昨日遭到拋售,投資者轉持現金和美債,令美元得到有力支持。
轉揸債券現金避險
他們表示,日本央行上周五重申該行不急於加息,加上日股兩個月來首次跌穿16000點,這些因素都使圓滙繼續受壓。法國財長布勒東等歐元區官員對歐元滙價近期的漲勢漠不關心,同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對通脹態度強硬,則局限美元兌歐元昨日的升幅。
亞洲主要貨幣昨日幾乎全線下跌,印尼盾兌每美元收市跌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