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明截飛內地散戶傳兜圈認購

中行明截飛內地散戶傳兜圈認購

【本報訊】中國銀行(3988)招股將今年新股熱潮推上高峯,雖然明日才結束公開認購,但首兩日已派出白表220萬份。據報,內地散戶為免「走雞」,雖未能以「正途」認購中行,也不惜兜圈參與。此外,本地窩輪發行商有意提早發行中行窩輪。

窩輪發行料破紀錄

據了解,目前已有輪商向港交所(388)提出,可否再縮短新上市公司可發行窩輪的時限,而多家輪商已表示,有意發行中行窩輪,並預計中行窩輪首發日的新輪數目,很大機會打破建行(939)窩輪的紀錄。
由於新加坡容許海外新上市公司在掛牌當日同步買賣相關窩輪,曾搶去港交所不少頭啖湯生意,為保市場競爭力,建行曾獲港交所特批在上市22日後,准許窩輪發行商發行窩輪,去年11月28日,建行曾出現24輪齊發盛況,創了最快發行窩輪及首發日發行宗數最多的紀錄。
內地《中國經營報》報道,一家海外私人基金以籌集資金來港認購中行為名,吸引內地散戶「注資」該基金。由於報道未有披露基金名稱,未知事件的真偽。

最少投資萬元 海外交錢

報道引述一名內地散戶稱,該私人基金自稱可以機構投資者身份,透過國際配售認購中行。要參與該私人基金,「個人賬戶」入場費最少50萬美元(約390萬港元),但為吸引更多散戶參與,該私人基金為散戶開設「集資賬戶」,最低投資額1萬元(人民幣.下同)。該私人基金目標是籌集1.5億元,其中「個人賬戶」佔1億元。
不過,報道同時引述該私人基金負責人稱,是次在內地的集資額達10億元,對機構投資者資金的要求是「有過合作的、熟悉的300萬美元起,不熟悉的1000萬美元起。」
另外,該名散戶表示,該私人基金收取的費用與內地投資股票或基金的收費相若,唯一要求是要投資者自己想辦法將資金滙出境外。
報道又指,據稱該家私人基金保證,年內收益率不少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