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已沒有見過排隊攞申請表的情況了,雖未至迫爆玻璃,但都是近年罕見的情況。有關中國銀行(3988)的基本因素,近日各大報章的投資版都有詳盡的介紹,至於是否值得申請,真是見仁見智,但挾着「中國銀行」這四個大字,絕對有號召力,所以大家有理冇理,都入票申請,當買一個「幸運」。
日前有位投資者問我,為何有些股份錯過了先前的升浪就不應去追?但有些即使升了上去,也要狠狠地去追?兩者的分別是究竟背後有甚麼動力將之推上。前者不用多提,因為大部份的股票都是炒一時的概念,投機性的熱錢只炒一時的風尚,只要氣氛一過,便沒有可塑性。通常此類股份升至高位後,表現會一浪低於一浪,因為最大動力的短線資金早已「食飽走人」,爛攤子就由一些「食水尾」的投資者收拾。相反,一些愈升愈有的股票,其實起初都需要一定的概念,才可以刺激資金望第一眼,因為概念使人有憧憬,有憧憬,股價才可以超乎想像,但之後的表現,就取決於該公司業績了。
交行國壽逢低買
很多時候,尤其是一些長線投資的基金,它們可能知道某隻股票的基本因素不俗,但即使該公司股價有多便宜,第一注錢都不會入市,因為要看它們能否交足功課,如果出來的結果是「對辦」,基金才會夠膽入市,它們寧選擇買貴也不願買錯。就以晨訊(2000)為例,去年上市時,我在舊有的專欄已看好此股,但當其時它剛上市,而且市場對手機解決方案不大了解,股價一直在2元以下水平整固。當早前公布業績後,基金才確認它能夠交到功課,即使是3元都願意大舉掃貨,更有外資證券行將其目標調升至約4.60元。我提出此例子,並不是叫大家現在去買,而是解釋有些交到功課的股票,貴貴都不怕追。
近日我在不同的場合,都叫人逢低都要買交行(3328)及國壽(2628),原因就是它們交到功課,又有增長概念,買它們怕甚麼?當然,投資者始終都覺得,之前如果無買,現在買會買貴了,但要記住一點,如果一隻股票短時間是有買貴,但長遠不會買錯的話,就一定要買。當然,有時候對與錯,要事後才知道,但長線而言,我看不到此兩股會買錯。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