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專家提醒 納稅人常忽略<br>合法少交稅招式曝光

稅務專家提醒 納稅人常忽略
合法少交稅招式曝光

【本報訊】本港首宗騙取父母免稅額的男子本月被判囚兩月,畢馬威稅務合夥人王尹巧儀提醒納稅人要準確填寫報稅表,她又提出了一些常為納稅人忽略的地方,可以讓納稅人合法地減少稅務支出。以父母免稅額為例,早於04/05年度有關供養父母可獲免稅額的優惠年齡,已由原來的60歲降至55歲,不過涉及的免稅額則減半至1.5萬元,若同住免稅額則為3萬元。

高薪族難享優惠

王尹巧儀又建議納稅人善用報稅表第6部的「申請個人入息課稅」一欄,例如物業按揭的利息支出,可以在此欄填寫扣稅(若樓宇屬加按,有關利息支出則不可以扣稅,除非加按資金也用於購買另一項物業);又例如有獨資或合資經營生意(不包括有限公司),若出現生意虧損,亦可填寫此欄扣減稅款;若夫婦合併報稅,例如妻子小生意失利有所虧損,透過填寫此欄,可以降低丈夫的應課稅款(但要確保配偶為香港居民,一年留港時間至少180日)。
由於供養子女和父母免稅額只可由一人受惠,她建議要善用免稅額,看夫婦或多名子女中,哪一位最能扣減稅率減付稅款。對於那些年薪逾150萬元的納稅人,最好將優惠讓予他人,因為這類高薪一族即使享有免稅額後,仍要繳付16%的最高標準稅率。

下月初最後期限

她又提醒納稅人準確填寫報稅表,隱瞞稅局並非「冇人知」,例如今年股市暢旺,不少員工或會行使公司給予的認股權,有關認購收益是需要申報繳稅,僱主方面亦會向稅局主動申報。
納稅人亦不能隱瞞物業出租帶來的租金收益,因為只要租金合約打上釐印,稅局便可查出物業租務情況。當然租戶可選擇不打釐印,卻需承擔風險,因租約不打釐印不會獲得法律保障,遇上租客欠租,將不可從法律途徑追討。今年繳交報稅表最後期限為6月2日(以郵印日為準)。若納稅人要修訂報稅表內容,最長可追溯至七年;稅務局亦要求納稅人保留扣稅證明文件七年,包括捐款單據、退休金、報讀進修課程證明等,以便需要時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