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如何面對弱美元年代?

投資縱橫:如何面對弱美元年代?

上周建議讀者「及早準備迎接弱美元的時代」,碰巧美國、日本及歐盟官員的言論在過去數天出台,確認了「弱美元年代來臨」的想法。接下來要想的是,「弱美元」又怎麼樣?
任何事情出現改變,相關的形勢都可能改變,事情愈是很久未變,這個新的改變帶來的影響也愈大,這是個放諸四海皆通的準則。
強美元政策在過去多年,幾乎是美國的「國策」,現時改變了,且是相反的政策,美國以至全球所遭遇的變遷必然巨大,巨大的變遷自然有巨大的影響,有好也有壞的,但對於個人及個別企業來說,面對的影響是好是壞以至程度,則視乎這個這個「反方向旋風」的「反動力」,如何在個人及企業在狀況運作,懂得預作改變、調節者,面對的負面影響較小,得益的程度可以增大。
不少投資者對近日金融市場出現的轉變及波動似乎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應對,就以美元的滙價而言,縱使下跌了不少,但仍動輒有反彈,究竟「弱美元」是否會持續,便不斷地困擾着投資者。在這裏,大家只要重溫一些簡單的道理便會恢復清晰。

為通脹連鎖反應作準備

經濟由盛入衰,交接期必會出現矛盾訊息,反過來亦是一樣,經濟數據有參差,市場現象有衝突,這都是正常的,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勢若已變,矛盾訊息的壽命不會長,現時美國官員告訴市場:「美元滙價由市場決定」,那邊廂,他們向日本叫囂着:「不要對日圓升勢作干預」,同時又警告中國:「人民幣須以更快的速度升值」,再看看中日的沉默,歐盟與美國的和唱,則美元在未來一段長時間(看來最短也會有兩年)將拾級而下已近乎必然,要跌多少才夠?不知道,但跌幅少於兩成,恐怕沒有顯著成效。
日前有經紀問筆者,美元貶值會刺激通脹嗎?石油、金屬及資源價格會否再大升?筆者對前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對後一個問題則否定。
從油價自20美元推高至70美元之上,部份是經濟增長的需求,部份是炒賣結果,但經濟向好帶動油價上升,企業盈利增長遠大於成本增幅,成本毋須轉嫁至消費者,通脹自然只溫和地上升,面對個別企業的影響,亦視乎石油及資源在每個企業的成本所佔的比例,但美元下跌所產生的「入口通脹」,對於所有入口商品都一視同仁,通脹的壓力是全面的,通脹威脅自然會大增,但這亦同時會打擊需求,油價、金屬及資源價格亦會回落,這些變化的影響是互動的,有利也有弊,但互動的東西存在很多變數,在開始的時段不容易掌握,只能透過觀察、調整看法及策略,然後又重複這些步驟。環境改變了,分析的角度也要隨之改變。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