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工作者 - 陶傑

業界工作者 - 陶傑

香港的許多行業,自稱「工作者」,例如:新聞工作者、電影工作者、性工作者、社會工作者。
這些「工作者」,還可以簡稱為「人」,例如:新聞人、馬評人、電影人,最近還出現了一個新名詞,一位美食家,被稱為「飲食人」——人的一生,不就是飲飲食食嗎?飲食人是什麼「專業」?如果有「飲食人」這一行,那麼也應該有「大小便人」和「性交人」。
有一些行業,一祭出「工作者」,就有一股正氣。例如,在華文報刊,每三五年就會看見一大幅聯署廣告,粗黑字體,夾有一項聲明,劈頭第一句,必定是「我們是一群新聞工作者」,嚴肅、沉重、悲愴,當閣下發現這種廣告,看見「我們是一群新聞工作者」這一句,就知道一定又有哪個記者莫名其妙地被中國一口吞進肚子裏了,於是,「我們」這群「新聞工作者」又要怒吼了,我們憤怒了,生氣了,要向中國跺腳了。

最近又出現了一個「賽馬業工作者聯會」。馬會就是馬會,何來一個「賽馬業」?不知道「賽馬業工作者」是包括上自天天穿筆挺西裝抽雪茄喝紅酒的馬會董事局,下至拾馬糞給馬兒洗浴的馬伕,還是也有騎師、馬會廁所清潔阿嬸,還有各大投注站的保安員。「賽馬業工作者聯會」有一個「全體召集人」,這位召集人能一吹雞,就把馬會主席、馬伕、騎師和廁所清潔女工幾萬人的「民意」通通召集起來,成為「賽馬業」全體十數萬人的發言人,其凝聚力非同小可,是當特首的人才,中方應予留意。
然而,華文傳媒報道:「在本地賽馬界具份量的評馬同業協進會會長晨鳥和副主席老惠,對於這個聯會的突然出現,感到莫名其妙,他們都擔心議員和市民以為這位召集人的意見就是代表評馬業界的意見。」
也就是說,馬會是梵蒂岡,「賽馬業工作者聯會」就是「三自愛國教會」,「三自愛國教會」自行封聖,梵蒂岡一定會譴責,並勸諭世人,認清真的上帝站在哪一邊。
問題出在香港有太多「工作者」,太多「新聞人」、「飲食人」,也有太多的「業界人士」。「業界」是什麼?小巴、飲食、零售,通通有許多「業界人士」的意見要諮詢。「業界」可大可小,造一塊招牌,自稱「工作者」,即可晉身「業界」。
就像賽馬會一樣,真正的業界,指佛學之中的苦業,輪迴投胎的六道三界,學佛的人,就是要清除共業,超越三界。在「業界」之中的,都是一群聲色縱慾的飲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