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公園歌唱噪音 - 陶傑

嚴打公園歌唱噪音 - 陶傑

屯門公園有人聚眾唱歌,製造噪音,有人投訴,康文署人員到場執法,追逐之間,一名老翁意外橫死。
公園和露天廣場,是供人休憩的地方,不是供人練習歌喉。香港平時已經有許多供人練歌喉的場所,酒廊K場,還有廟街的夜市歌壇。特別是自從日本人發明了卡拉OK全套高科技設備,卡拉OK,就是為喜歡唱歌的人留在自己的家居內高聲喧唱而設的。在公園施展一副鵝公豆沙喉,唱個沒完沒了,不管唱的是《東方紅》、《唱支山歌給黨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還是唱《三民主義吾黨所宗》或《梅花頌》,即屬有礙觀瞻擾人清聽的刁民,理應體現「強政勵治」而嚴打之。康文署人員執法有理,在執法驅趕過程中,如有任何老弱殘疾人士意外跌死,則實屬不幸,但不構成不能禁止在公園唱歌的理由。
要唱歌,留在自己家裏唱個夠好了,不要滾到公園來獻醜。香港自稱國際城市,舉目環球的真國際城市如紐約的中央公園、倫敦的海德公園、巴黎的盧森堡公園,幾時會准許一干老人師奶、肥婆閒人等聚眾任意施展歌喉的?

一來這些國際城市有完善的法治,二來紐約和倫敦等,不是中國陝北的農村,沒有打穀場一類的空地供由群眾集體跳扭秧歌的民俗傳統,三來這些城市的民眾,知恥知醜,知道自己的歌喉比不上歌王巴筏洛堤,在公園亂吊嗓子,會引起公眾厭惡。本欄並非崇洋親美,戀法媚日,但特府既自稱國際城市,本欄不得不時時引紐約倫敦為例,提醒曾特府何謂「國際城市」,不要把「強政勵治」掛在嘴邊,要付諸行動。連屯門公園幾個噪音喧嘩的歌唱刁民也無法整治,在立法會大歎無奈,又如何整治得了香港電台、廉政公署和泛民主派,完成中方交付的三大任務?
殖民地時代的兵頭花園,安靜澹泊,只有鳥鳴林幽的清興,豈容遊人亂唱粵劇京戲?康文署和食環署人員在前線執法,面對民粹日烈的刁民,必須貫徹「強政勵治」精神,吐痰丟垃圾、製造噪音,該抓的堅決抓.該罰的堅決罰,勿因對方年老貧窮而手軟,更勿懼小農輿論的起哄而退縮。把公園還給愛清靜的人,還給喁喁細語的情侶,還給坐禪吐納的健康運動家。把在公園的歌唱噪音一概肅清,全港市民定必舉手支持,康文署員工們:凡有在公園唱歌者,見一個,捉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