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天朗氣清,中午時分市民在沙田及將軍澳仰望晴空,發現太陽遭大型光環包圍的天文現象,天文台科學主任根據本報提供圖片分析,指上述現象是名叫「日暈」(Halo)天文現象,其原理是大氣雲層內冰晶把太陽光折射成環狀或弧狀的光學現象。
天文台發言人表示,日暈現象不算罕見,本港平均每年約有三天可觀察到日暈現象,但日暈現象難以捕捉之處,在於當日必須天色晴朗,加上雲層不多,否則日暈現象產生的光環可能為雲層遮蔽,市民不易看到,天文台對上一次紀錄發現日暈現象是於2003年6月。
光環圍繞太陽
天文台發言人續解構日暈現象形成原理,指日暈現象是因懸浮於雲層大氣中的冰晶折射陽光而來,一般這些能夠折射陽光的冰晶是由一萬米高空卷狀雲帶來,所以日暈現象出現時通常天空會覆蓋卷層雲或厚的卷雲覆蓋,而且日暈現象通常呈環狀或弧狀,內含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