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一窮二白,領袖金日成和金正日不惜窮兵黷武,堅決發展導彈和核武,目的是要取得王牌武器抗衡美國和日本,以鞏固金氏王朝的統治。美國專家指,北韓研發中的洲際導彈可涵蓋美國,問題是北韓導彈的準確性有多大。
人造衞星發射後失蹤
1998年8月31日,北韓發射「大浦洞一型」導彈劃過日本上空,令美日都感到震驚,北韓宣稱導彈是企圖將「光明星一號」人造衞星送上太空,播放「金正日將軍之歌」,但過程出岔子,「光明星一號」不知所終,將科技薄弱的底牌暴露於人前。日本朝日電視台更報道,「大浦洞一型」導彈並非是百分百本土製造,採用了60%日本零件。
今年3月8日,北韓向日本海例行試射兩枚短程地對地導彈,但竟然擺了大烏龍,射向中國遼東半島,幸好導彈最後墜落在北韓領海,不論誤射是人為或機件出錯,短程導彈尚且如此,令人質疑「大浦洞二型」長程導彈的準確性。
「大浦洞」導彈不過是前蘇聯飛毛腿短程導彈的加長版,「大浦洞一型」的二級火箭推進設計,雖增加了射程,但狹小彈身犧牲了運載能力,如今「大浦洞二型」再加多一節固體推進火箭,能否攜帶核彈頭成為疑問。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