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牛頭角偉景樓上月11日釀成兩死九傷的致命煤氣爆炸,政府跨部門小組初步調查發現,洩漏的氣體有可能是經荒廢污水渠內的泥土,滲透到偉景樓大堂地底,被設於大堂盡頭的水泵操作時引起的火花燃點着,導致爆炸。有協助偉景樓居民的區議員直言,有關調查並無點出責任誰屬,居民需等候最終調查結果,才可提出訴訟。 記者:謝明明、蔡元貴
負責今次調查的政府跨部門小組向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出,沿佐敦谷北道距離偉景樓大堂入口大約25米的地方,有一條直徑300毫米的地下煤氣喉管,出現一個70毫米的洞孔,在洞孔附近約750毫米下面,有一條破損的地下主污水渠橫放在煤氣管下,而這條主渠又連接一條伸延至偉景樓大門對出行人路下面、已荒廢的污水渠支管,支管尾段被500毫米泥土堵塞。
水泵火花燃點着氣體
小組懷疑洩漏的煤氣可能通過污水渠,再滲透泥土到偉景樓大堂地底下的空隙,並積聚在大堂下面,由於大廈大堂末端有泵房,積聚的煤氣極有可能被正常水泵操作所引起的火花燃點着,導致爆炸。
但跨部門小組指出,由於尚未有詳細的事故調查結果,現仍未能完全確定今次爆炸的原因,小組完成報告後會提交死因庭。至於肇事的煤氣喉管已送交大學作冶金及物料檢驗。
一直協助偉景樓居民的觀塘區議員葉興國稱,政府公布的只是初步調查結果,並無點出責任誰屬,「居民要等份最後報告出咗,先至可以向有關方面提出興訟賠償,所以呢個調查對居民並無幫助。」
中華煤氣常務董事陳永堅昨出席公司周年股東大會記者會時稱,最近三星期檢查了全港450公里的中壓墨鐵煤氣喉管,並會將每年檢查煤氣喉管的次數,由三次增加至六次,並會在年底前巡查全港單幢式舊樓。他說:「我哋暫時估計會有一萬多至二萬幢呢類樓宇,我哋會睇睇裏面有冇密閉空間,而密閉空間裏面有冇一啲機電裝置,有機會畀煤氣進入呢啲密閉空間。」
陳永堅續稱,該公司承諾在兩年內將安裝達20年或以上的中壓墨鐵喉管,更換成可用上50年的聚乙烯喉管,提高煤氣喉管的安全性,預計須動用六至七億元,涉及管道長120公里。
中華煤氣營運總裁關育才表示,煤氣公司事後已運用火燄電離探測器,探測全港有可能滲漏的沙井及路面夾縫。由於偉景樓大爆炸涉及煤氣積聚在大廈地下的密閉空間內,煤氣公司已聯同機電工程署,巡查全港一萬至一萬五千幢有密閉空間的樓宇,至今完成了3,000幢。
消防處指巧合因素促成
消防處處長郭晶強表示,今次氣體爆炸事件由多個巧合因素促成,情況罕有,「除咗出事煤氣管破損外,附近又有一條破損嘅污水渠,仲要係偉景樓地底下面有空隙,令氣體有機會進入,種種巧合因素下先釀成今次爆炸。」
但郭指出,不少六十年代興建的大廈需經過半層樓才抵達大堂,形成大廈大堂地底下有空隙,若有關方面沒有堵塞空隙,便會增加發生同類意外的風險。他稍後會向有關方面提出,日後若發現氣體洩漏,需多加留意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