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元貴報道】大埔鳳園有間「蝴蝶保良局」,肩負拯救幼蝶的使命。蝴蝶媽媽不是很稱職的母親,初生的幼蟲從樹上墮地,被螞蟻群咬死的悲劇時有發生。鳳園的保育人員就在田園上救過不少遺孤,把牠們養育到成蟲階段,然後放歸大自然。
今日是香港發展生態旅遊的大日子,天水圍有香港濕地公園啟用,大埔又有鳳園文化及生態教育中心開幕。鳳園是香港著名的觀蝶名勝,全港二百三十種蝴蝶,在鳳園可找到一百三十多種,佔五成半以上。曾經有日本和韓國遊客慕名而至,在鳳園大舉搜捕蝴蝶,製成標本售賣。
保育蝴蝶 放歸自然
營辦鳳園教育中心的大埔環保協進會主席邱榮光說,中心由四間村屋改裝而成,內設博物館,展示鳳園歷史及生態特色。最神秘的是蝴蝶幼蟲庇護保育室,為了保護蝴蝶的下一代,不會開放給公眾。
邱榮光說,保育人員有時會在田野發現從樹上掉下的幼蟲,幼蟲行動遲緩,往往成為螞蟻群的美食。保育室就是專為這些遺孤而設,讓蝴蝶幼蟲可以在溫室中長大,化為成蟲後,才把牠們重新放歸大自然。
不過,中心並不鼓勵公眾仿效拯救行動,「我哋最怕有人出於好奇,連樹上面嘅幼蟲都拎返屋企養,咁樣做會破壞生態。」邱榮光解釋,蝴蝶母親會在產後回訪幼蟲,如果看不見子女,就會以為該處不宜繁殖,從此離開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