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調整的確是相當強!恒指已跌破了多項技術分析的指標,從恒指走勢的圖形看,這一個小周期恒指由15500起步,至17300止步,共上升了1800點。理論上調整幅度應為升幅的2/3,便會有支持,如果這個支持點也守不住,就應該考慮全面減持。
連日來的跌市,始於伯南克主持第一次議息會議後,沒有如市場所預期般宣布不再加息,於是投資者對足以影響加息的數據表現特別敏感,為大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造淡藉口。前晚美國公布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升幅較預期高,馬上引致華爾街股市急瀉,全球股市也跟着跌。
通脹5月將回落
不過大家要留意,4月份正是各種天然資源價格炒得火熱的時候,當時油價便升至每桶76美元的新高;可是一踏入5月後,全球天然資源的價格便出現大調整,目前油價每桶已跌至70美元下,其他天然資源價格也一跌再跌。一些國企資源股如中鋁(2600)、兗煤(1171)的股價已見頂回落,因此,美國5月份的通脹率極可能回落,減輕聯儲局加息的壓力。
當然,伯南克新官上升,誰也不清楚他的想法,故不排除華爾街會不斷地測試伯南克會把利率調高到甚麼水平。但是,你理性的想一想,聯儲局的利率最高可以升到哪一水平?目前是5厘,再加1厘,還是2厘?我看再大幅加息的機會很小,因為加息並不是鬧着玩的,何況美國4月的消費物價指數雖然上升了0.6%,但扣除了食物和能源後的核心通脹僅上升了0.3%,嚴重嗎?
通脹既不嚴重,加息來幹甚麼?伯南克與布殊有仇,想整死美國的經濟?理性地分析,美國最多多加0.5厘,無論如何息率便應該見頂,即使真箇加至5.5厘,息率太高嗎?一點也不高。
如果在10年前甚至20年前,聯邦基金利率僅是5.5厘,就會被分析員視為非常利好股市的消息,股市更會出現非理性亢奮。還有,香港銀行仍然水浸,最新的按揭利率已降至P-2.8厘,因此,所謂加息的壓力,只不過是炒家製造的壓力而矣,真正的破壞性不強。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