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大市冷新股一樣熱

理財智慧:大市冷新股一樣熱

新股熱、舊股冷,是昨天港股的寫照。美國華爾街前晚大跌200多點,所以港股昨天亦跟隨大幅下挫,恒指16000點更差點兒失守。
數據顯示,美國的通脹比預計之中厲害,增加了加息的可能,於是引發股市的下跌。其次是美元滙價近日亦由谷底回升,使到投資了外地的美國資金在賬面上出現滙兌虧損。部份資金可能因此而減少海外投資,造成亞洲股市的全面下跌。

珠玉在前惹憧憬

港股大跌,並不是單一市場的問題。昨天亞洲股市全線下挫,連日股也跌個四腳朝天,而在近日全球股市調整浪之中,港股跌幅已算輕微。
中國銀行(3988)昨天正式招股,是近年全球最大的招股活動之一,亦是香港有史以來集資金額最高的IPO。招股的第一天剛剛碰巧港股的跌市,投資者似乎信心未受動搖。雖然中行已準備了300多萬份表格給市民拿取,但仍然有市民在早上7時便到銀行門口排隊,希望盡早能取得表格。
其實這種公開招股方式,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似乎港交所應該加快推行電子招股的程序,以完善現時招股的流程,一來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其次是減低浪費而更符合環保。
從昨天電視所見,被訪者似乎並沒有被港股大跌所嚇怕,仍然爭相入票抽新股。可能珠玉在前,無論是中銀香港(2388)、交通銀行(3328)或建設銀行(939),上市之後股價都有好表現,比招股價升了4成至1倍不等,所以市民都憧憬中行的股價表現。
但要知道,中行市值龐大,所以上市首天,股價的升幅未必符合部份市民的期望,這點是要注意的。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