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婆婆因臼齒蛀牙向牙醫求診,經醫生檢查後建議種牙,並需先做牙模,疑因婆婆下顎牙齒縫隙較疏,而倒入的牙模物料較硬需用力取出,最終下顎兩隻門齒因而被扯鬆。有註冊牙醫表示,過去亦曾處理同樣情況的病人,若遇病人牙縫較疏,宜先於牙縫間注入較軟物質才做牙模,避免取出牙模時過於用力弄鬆牙齒。
「我當日係為咗去整牙先睇牙醫,點知會變成整鬆下顎兩隻門齒,最終仲要剝埋,用咗我五萬六千蚊。」劉婆婆憶述,被一程姓牙醫因倒牙模而誤鬆下顎兩隻門齒一事,仍顯得氣憤難平。
鬆牙高出三毫米
劉婆婆表示,於2003年她因下顎臼齒蛀牙,往程醫生診所求診,他檢查後稱已難作修補,建議她先倒牙模後再種牙。於03年九月,程醫生替她倒牙模後,因牙模過於結實,護士大費氣力仍未能取出。她憶述,「我記得當時醫生同護士都好緊張,係咁用力扯,但扯出個牙模後,我就覺得我下顎兩隻門牙就變得好鬆,較隔籬的牙齒高出三毫米左右。」
她指,當程醫生得悉後,即不斷安慰她,並稱弄鬆的牙齒可再重生,萬一需要脫掉,他也會替她種下牙膽或種牙。她最終轉向另一個牙醫求診,剝掉下顎已鬆掉的門齒,並花了五萬六千元再種牙。
她難過地表示,當日若程醫生拿出牙模後有即時替她處理,兩隻下顎門齒或可救回。她身旁的女兒周小姐則插嘴道,她事後從其他牙醫口中得悉,可能因為母親下顎牙齒間縫隙太疏,牙模物料填入牙縫間,令牙模較難取出,致職員大力起模時弄鬆門牙。
無「不專業」證據
有關程姓牙醫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劉婆婆曾向牙醫管理委員會投訴,已獲覆沒有證據顯示他有「不專業行為」,且他考慮將事件交予律師處理,故不便作出任何回應。
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書面回覆本報稱,劉婆婆曾於04年8月向該會投訴有關牙醫,該會當時根據牙醫(註冊及紀律處分程序)規例處理,將該投訴呈交委員會的初步調查小組主席審閱,並按小組主席的指示,將該投訴轉呈小組考慮。小組亦已舉行會議討論該個案,在考慮有關資料後,認為沒有證據構成對有關牙醫犯上「不專業行為」的指控,小組因此決定不會將個案轉呈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進行研訊,該會己於本年三月以書面通知劉女士有關小組的決定。
檔案編號:0422026
蘋果投訴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