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安老院派錯藥事件頻生,揭示保健員及護理員的專業護理知識不足。為提升從業員技能,安老事務委員會建議進一步提供培訓,並將護老工作系統化,以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該行業,補充從業員的不足。
時數增至200小時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昨日在該會會議後稱,自上月起,所有註冊保健員必須修讀的「保健員訓練課程」,其入學資格已由以往的中三程度提升至中五,總培訓時數也增至200小時。
他指出雖然當局及培訓機構為護老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培訓選擇,「但好明顯唔足夠」,所以建議當局提供更多培訓。
落實工作系統化
該會日內又會探討如何落實將護老工作系統化,如提供更多晉升機會,期望將護老工作發展成行業,以吸引更多人投身,並建議當局發展更多針對非正式護老者的培訓。
梁智鴻稱,政府已落實第二輪登記護士培訓計劃,招聘110名護老工作者,於11月開始修讀一個由醫院管理局主辦、為期兩年的課程,畢業後可成為登記護士,但必須繼續在社福界服務最少兩年。首輪培訓計劃已於三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