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元繼續不振,昨天勉強守穩109日圓關口,是8個月來最弱。英鎊更是1年來首次突破1.90美元,導火線是英倫銀行(央行)一位政策委員支持加息。不過,由於美國核心消費物價升得快過預期,美滙其後回升。
隨着歐洲央行理事努瓦耶認為亞洲貨幣應更具彈性,美元承接周二跌勢,昨天一度瀉至109.00日圓,為去年9月初至今新低,與日本央行對上一次干預滙市的水位只相距約0.40日圓。在04年3月16日,當美元滑落至118.60日圓左右,日央行入市沽日圓買美元。
歐元見1.29後回軟
日本財務相谷垣禎一昨日表示,不會評論單一日的市況,而當局立場無變,以七大工業國(G7)近期的聲明作依歸。G7聲明曾多次提到,滙市應反映基本經濟狀況,過份波動並非好事。
歐洲貨幣方面,歐元最多升0.61美仙,見1.2920美元;英鎊曾勁揚1.47美仙,攀上1.9026美元,是去年5月初以來最高。
隨着黃金和紅銅等金屬價格回升,對商品走勢敏感的加拿大元向好,美元一度跌0.49加仙,降至1.1017加元。
美國公布消費物價數據後,美滙起初不升反跌,之後才逐步收復失地。本港時間昨晚11時,美元兌日圓報109.77,倒升0.01日圓;歐元報1.2786美元,倒跌0.73美仙;英鎊報1.8856美元,跌0.23美仙;美元兌加元報1.1083,升0.17加仙。
紐約銀行高級外滙策略師伍爾福克說,美國核心消費物價高於預期,重燃聯儲局下月將續加息的揣測,有利美元。不過,HVBAmerica外滙銷售部主管沃爾夫唱反調,他指美滙現階段未有條件重拾升軌,美元的結構問題,蓋過美息趨升的正面影響。
通脹數據幫助不大
另外,英央行發表本月3至4日的議息會議紀錄,在8位政策委員中,6人支持按兵不動,沃爾森提出即時加息0.25厘,至於尼克爾則倡議減息0.25厘。
縱使英央行內部支持加息和支持減息各佔1人,但由於有委員提議收緊銀根,至少可紓緩英國在短期內減息的機會,成為鎊滙炒上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