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文化大革命爆發40周年紀念日,內地的主流媒體保持沉默。歐美的通訊社指出,由於中宣部較早前曾下令各媒體不得報道這一紀念日,顯示文革問題在中國依舊是個禁忌。而當年的受害者遺屬和學者卻慷慨激昂,眾口一詞譴責官方的做法。
滿手鮮血者 仍身居高位
40年前的5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正式揭開文革序幕。北京所有的主流媒體,從報紙、電視、電台到主要的網站,昨日都對文革保持沉默。在過去兩個月,只有一些發行量有限的地方和學術雜誌,發表了幾篇有關10年文革的文章。
中共中央1981年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稱文革為「十年浩劫」,令國家遭到了最嚴重的損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上周重複官方的結論,強調有關結論「至今沒有變化。」
而到紐約出席文革研討會的受難者家屬遇羅文說:一些文革的害人者現在不僅未受到懲處,還身居高位。他們當然不喜歡談文革,但他們有資格讓受害人忘掉文革嗎?
血統論禍首 辯稱遭誣衊
遇羅文的哥哥遇羅克,文革中因撰文批判當時盛行的「血統論」被捕,1970年以反革命罪處決,當時年僅27歲。
遇羅文揭露說,他哥哥當年批判的「血統論」的極力鼓吹者譚力夫,文革後不僅未受任何清算,還當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黨委書記,而且還寫了書,依然得意文革時的輝煌。資料顯示,譚力夫已改名譚斌,曾任文化部辦公廳主任,1997年底調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屬副部級官員,2003年9月已卸任。去年底出版自傳體文集《半山亭記》,辯稱自己在文革中是被誣為「血統論」禍首。
法新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