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取公屋戶同意可加可減機制<br>政府轉軚暗示有意減租

換取公屋戶同意可加可減機制
政府轉軚暗示有意減租

【本報訊】為爭取公屋居民同意建立公屋租金可加可減機制,政府一貫堅持「先講機制,再談減租」的口風有所改變。據悉,當局最近同意雙軌研究釐訂上述機制的細節,亦要「尋求一個合理的租金水平」,參考的基礎年份肯定不會是已進入通脹期的2006年;至於會否減租,政府消息人士指「畫公仔唔使畫出腸呀」!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這已暗示政府有意減租,以拉近公屋居民和政府的分歧。 記者:劉美顏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特別會議,多個公屋居民組織均要求當局先減租再作租金檢討。街工社區事務主任黃潤達說,公屋居民平均入息由1998年的1.4萬元,減至現時約1.05萬元,房委會在通縮期無減租,現在通脹時才提出可加可減,是為加租鋪路。
大部份團體都反對不劃一租金建議,又不贊成在計算租金水平時剔除富戶及綜援戶,租金則應包括差餉及管理費;另有代表爭取延長諮詢期。

孫明揚:唔係我一人話事

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劉國裕對「先減租再定機制」有保留,因目前有19萬住戶的租金水平佔家庭入息一成以下,故不應一刀切減租。另有學者指應以住戶水平作準則,消費物價不應作指標,因通脹不代表工資上揚。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在會上則似有所指稱:「唔係我一人話事,唔能夠講得太實在,要經房委會通過。」常任秘書長陳鎮源重申若大部份公屋居民反對不劃一租金,當局不會堅持,但諮詢期未完結,一切言之尚早。
房屋署消息人士在其後解畫說,減租與建立可加可減機制誰先誰後,就像雞及雞蛋般。消息指孫明揚同意「可以一個籃有雞又有蛋,唔好拗先後」,並建議應先尋求方法建立合理租金水平。
消息人士坦言,若按現時的經濟數據,無論政府採納諮詢文件內任何公式,「加租機會的確大」,故日後計算租金合理水平的基數肯定不是今年,至於可用哪年為準則,公眾可作研究。當局現時正就租金檢討進行民意調查,希望能夠收集更多非公屋居民的意見,消息否認此舉是為政府造勢;但對延長諮詢期,當局則似有保留。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李永達說,聽聞政府對「先講機制,再談減租」的立場有變,他支持政府的新立場,相信可拉近雙方距離。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要尋求合理租金很難,當局改變談判策略的實質意義不大。

孫明揚(左)指自己「一向係一個充滿善意嘅人」,結果被公屋代表反問:「你何來有過呀?」

公屋住戶代表在會議上展示橫額諷刺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