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巴士阿叔 網上短片

金手指:巴士阿叔 網上短片

「我有壓力,你有壓力,你做咩挑釁我呀?」如果閣下睇完呢一句說話,就即刻喺腦海中浮現出,一場喺巴士上層兩位乘客嘅對答,咁孫柏文就要恭喜你,因為你仲算係個同社會年輕一代未脫節嘅人。首先,孫柏文要解釋一下呢句話嘅由來:
有一日,一位年輕巴士乘客,因為睇唔過眼前面有位阿叔,講電話講得好大聲,所以就拍咗嗰位阿叔嘅膊頭。唔拍猶自可,一拍麻煩多,阿叔被拍膊頭之後,即刻發難,而呢篇文章嘅開場白,就係對答中多句精采句子其中一句。

19日瀏覽人次百二萬

咁坐喺對面嘅乘客,就用手機拍咗佢哋對答嘅過程,跟住就放上網。如果大家想睇完段短片,先至繼續睇我呢篇文章,就可以去youtube.com,跟住用以下嘅詞彙:「巴士阿叔」、「林尚義」、「巴士」、「阿叔」,去搜尋呢段片。
大家可能會問:「點解孫柏文今日要用隻金手指,為大家篤一段網上短片出嚟?」其實,原因實在太多,今日我希望先從一個通識教學嘅角度,同大家討論一吓呢段短片。
首先從商業角度去討論。根據紀錄,呢段「巴士阿叔」短片係喺4月29日被人放上網;跟住5月9日,就有人將短片加上字幕,將裏面嘅對答過程用文字表達出嚟。可能因為香港獨有嘅三文兩語文化,到5月11日,有英文字幕版本嘅短片亦放咗上網畀人下載。到今日,只不過係呢段短片上網時間短短嘅第19日,已經有超過120萬人次睇過。

精警句子網上已有售

有人更將「巴士阿叔」講過嘅獨白聲帶抽出,進行剪接、加插音樂,變成MusicVideo,跟住再放上網。亦有人將「巴士阿叔」講過嘅獨白聲帶,配其他畫面,製造新短片。原先嘅短片成功啓發新嘅短片,就有如百花齊放般出現,而新出現嘅短片,亦令到短片嘅初版更受歡迎。
到噚日,我發現有人已經將「我有壓力,你有壓力,你做咩挑釁我呀?」呢句說話,印上T恤,喺網上出售。喺呢19日裏面,段短片亦啓發咗好多大大小小嘅網路日誌去討論。
我今日講嘅流程,唔似傳統影片公司做嘅流程咩?由製作、包裝、發放、銷售相關產品,唔似廸士尼慣用嘅手法嗎?最厲害嘅係,我深信由兩位主角、攝影師、加插字幕嘅有心人,至到製造新短片嘅網友,以及出售T恤嘅生意人,不單止沒有正式合作,甚至乎完全唔識對方。

傳統傳媒善用舊渠道

今時今日呢個世界,互聯網已經提供各式各樣嘅服務,令到一班唔識對方嘅人,可以複製出以前傳統傳媒公司可以做嘅嘢。就連嗰啲話傳統傳媒公司仍有價值,仲有統籌同帶領project作用嘅人,我相信佢哋都要檢討吓自己嘅論調。
不過最後,如果傳統傳媒公司可以引用互聯網提供嘅服務同發放渠道,亦可能係一條出路。例如,早一排《蘋果日報》突發組嘅同事,如果不單止成功捕捉到魔警同警員被槍擊嘅照片,仲可以喺事發嘅隧道嘅牆上,貼上無線鏡頭,拍低之後嘅片段,加入廣告,擺上離岸例如youtube.com等網站發放,都可能變為另一個搵錢途徑。
聽日,就講吓我同利世民兄因「巴士阿叔」短片,而啓發出來有關統治及政治學嘅討論。
孫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