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當局對於懲教署更生服務的一面,近年的確比較以前重視,亦多做了不少工作和多花了心思;例如在參觀大欖女懲教所時,署方就向我們介紹了一個新的計劃,設立一所專為釋前準備的職業訓練中心,課程以切合社會實際需要為主,包括電腦操作、麵包製作、焊工等,各所懲教院所的囚犯都可以報名參加。這是個非常值得支持的計劃,但是供不應求的狀況,已經可以預料得到。當局既然接受更生服務的重要,那麼投放在這方面的資源的比重也應增加。
然而,當局似乎遠遠更着重興建更大型的監獄,「超級監獄城」敗北之後,現在又提出了在羅湖蓋中級監獄中心。我同意,為改善擠迫情況,建設新的監獄是有需要的,但是不應只是一意求大、集中,以便高效率管理及容納越來越多囚犯。而是要把重心放在現代化,確立新的現代化懲教概念、原則和準繩,例如以更生為重心,然後從配合這套概念的角度去設計硬件設施,使概念和方針得以有效推行。
具體地說,當局要立法會撥款通過興建新的監獄,最好先把詳盡的更生政策和計劃、構思中的設施提出來,讓議員和社會大眾都了解到當局有誠意現代化,而這是現代化所需要的一部分。如果毫不討論更生計劃的具體詳情,一味只說太擠迫妨礙更生工作,那就會給人以更生為名逼迫立法會撥款蓋大型監獄的印象。更生計劃需要社會廣泛支持,政府當局應起帶頭作用,以行動表示重視,才能加快消除社會上仍然存在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