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經濟學:新興市場基金 宜先獲利

生活經濟學:新興市場基金 宜先獲利

表現亮麗的基金自然吸引投資者追捧,說的是近年大熱的新興市場基金,過去一年,這類基金整體回報逾60%,年初至今也達26.5%,試問誰能不心動?然而,有理財專家指出,個別單一新興市場基金升幅已多,是時候沽貨獲利;即使長遠看好新興地區發展,也只宜選買地區性基金。
不少新興市場基金表現屢創佳績,但「物極必反」,投資者實在不可不防。柏斯理財董事莊漢輝認為,短期而言,新興市場基金升幅已高,宜待整固後才吸納。「其實各類商品已有少少『炒過龍』,故拉丁美洲市場風險已高(因依賴商品出口),就如採礦公司的股價,已追不上礦產上升價格,故個人傾向套利離場。」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黃敏碩也提醒投資者,要小心拉丁美洲市場,雖然當地市盈率平宜及勞工密集等基本因素支持,但始終缺乏代表性股票,故宜沽貨獲利。

區域性產品風險低

除了南美市場外,黃敏碩和莊漢輝也認為,印度市場升幅已多,持貨者是時候獲利;莊漢輝強調,此刻投資態度宜轉向保守,因美元過份弱勢,隨時作出短期反彈,若資金流向改變,新興市場隨之受影響。
不過,莊漢輝相信,長遠來說,資金仍會流入新興市場;因此看好新興市場未來走勢的投資者,較穩健的做法是買入區域性基金,例如JF東協基金,風險相比單一新興市場基金低。
黃敏碩指出,地區性新興市場基金局限較小,可選擇的企業較多;他點名推介富達新興市場基金及JF超凡新興市場基金。

長遠預期仍會跑贏

他說:「以往富達新興市場基金持有韓國股份為主,而現時投資分布已較分散;至於JF超凡新興市場基金,所持股份組合不跟隨相關指數,追求絕對回報(可做短倉),風險管理能力較佳。」
滙豐卓譽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環球新興市場產品經理戴卓龍則表示,長遠來看,新興市場將繼續跑贏已發展市場,原因之一是新興市場的基調因素不斷改善,國家及企業全面改革,市場波幅收窄,風險因而減低。
然而,並非所有新興市場也吸引,以剛成立1個多月的「滙豐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動力基金」為例,戴卓龍透露,基金將減持印度股份比重,而持有的中國市場股票正在沽貨獲利當中;較吸引的則有俄羅斯、巴西及南韓。其中他特別鍾情於俄羅斯,除因市盈率不高(只有6倍),資金流入增長速度亦很快。
記者:袁國守

戴卓龍表示,長遠看,新興市場繼續跑贏已發展市場,因新興市場的基調因素不斷改善。

黃敏碩指出,地區性新興市場基金局限較小,可選擇的企業較多。

莊漢輝認為,新興市場基金的短期升幅已高,宜待整固後才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