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價格暴跌,一些朋友問筆者是否泡沫已經爆破。其實未免看得筆者太高,貴金屬的期貨市場,現在已是世界頂尖炒家較技的場所,價格的短期波動,完全是資金流向主宰,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其他金屬不好說,但自己比較熟悉走勢的金與銀,短期而言肯定早已超買。早前最大的利好因素,不外是交易所掛牌的白銀基金成立,方便了一些比較細的投資者長揸,換言之,是引導了一批相對上手腳慢的跟風熱錢流入而已。升市要找利好因素甚易,跌市要嚇自己亦不難,黃金是化學上極之穩定的金屬,因此這個世界上黃金成品的存量,只會日漸上升,對比其他有工業用途的金屬而言並不好炒,至於白銀的開採成本低得驚人,難怪股神也悉數清倉。
雖然如此,但筆者仍是一貫的建議,維持投資部份資金在商品之上,用以抗衡通脹加劇的風險。就算商品價格波幅大,明白了持有長倉是財富管理策略上的需要,注碼控制得宜便心安理得。
控制注碼最重要
散戶會更加關心原材料股份,以過去兩天的走勢,至少可博一次反彈。可是類似這樣輕率的建議,隨時可以累死人。根據最近的親身經歷,原來現今散戶不少未經97或2000年的考驗,未曾感受過風險為何物,或者天真地以為好像一般傳媒中的馬經型貼士,放置一個五至十個百分點的止蝕位,便以為做好風險管理措施。
原材料股份是最大機會裂口開出的股票,因為隔晚外圍商品價格隨時已變天,以昨天為例,靈寶(3330)低開8%,其實已算畀面,難怪中段一路跌。要管理風險,惟有是用注碼,筆者自己近期也刻意賭細一點,因為波幅實在太大,心理壓力不易承受之外,亦有實質上的需要。各位行家縱使技高於筆者,但也敬請教育大眾風險管理的重要。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