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大道中舊連卡佛門口,的士可以停車等客,故此放工時分,唔少人在此等的士,有時快過喺畢打街中建大廈門口排隊。呢晚公關大姐大安排飯局,叫埋左丁山陪佢,在舊連卡佛門口等。等等吓先至諗起,九龍倉集團真係有錢,閂咗呢邊,將連卡佛搬去國金二期商場,租金相信有番咁上下,但係舊舖有成五層樓面,唔賣出去,又唔出租,丟空咁耐,嘩,機會成本大到難以計算,一來一回,條數甚巨,啲九倉集團小股東唔知會唔會向吳先生反映吓呢。
一上的士,話去中信大廈海都,司機居然唔知喺邊度,即刻改口話去添馬艦隔籬,司機先至話:「係係。」點知一踩油,佢已經唔記得喺萬宜大廈轉右落砵典乍街。慘咯,唯有直去過咗中環中心、中遠大廈,先至轉右落干諾道,走入車群之中,寸步難移。
二十幾分鐘之後,到咗中信海都,左丁山對大姐大講:「如果有地鐵到呢度,就慳番好多時間。」可惜呢,地鐵到咗金鐘站,要再上天橋行十零分鐘先至到,如果拎住一堆重嘢,都幾辛苦。地下鐵路確實係城市最佳交通工具,包準時(香港、東京地鐵系統,全世界一流),冇塞車,話咁快就到。如果東京冇咗地鐵,放工時間你話點樣由新宿揸車去銀座呢?要一兩個鐘頭都似。黃昏時候,左丁山如果由中環去山光道馬會,一定坐地鐵到銅鑼灣站再轉的士,次次準時赴約,唔會遲到。
正因為地鐵可靠,左丁山先至認為,地鐵與九鐵合併,由地鐵主導,唔會係壞事,唔應該反對,事實上亦唔輕易搵到一個反對藉口,除非啲尊貴的議員有此本事。一位地鐵小股東(左丁山一股都冇)話地鐵合併九鐵後,放棄車票價格調整權(fareautonomy),改用一個「可加可減」公式,好蝕底喎。牌面係咁睇啫,有個公式重好,以後加價,議員冇聲出,政府冇嘢講。上一次地鐵話加價,受董特首「垂注」,即刻加唔成,講鬼「票價調整權」咩,將一個似有實無嘅主動權換番一條硬性公式,似笨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