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館藥房主攻護理用品

辦館藥房主攻護理用品

【本報訊】藥房平賣護理用品,迫使超市也要減價,但這是一場沒勝利者的戰爭,因藥房需要扭盡六壬,割喉減價吸引顧客;有小型超市則針對超市貨品的大眾化路線,引入特色食品與超市惡鬥;可惜,不少辦館仍然敗陣,只因部份害群之馬售賣劣品假貨,令消費者卻步。
冠生藥房負責人方齊然說,一直用來貨價發售洗頭水、沐浴露等,以吸引客人光臨,順便選購藥物;他坦言:「超市喺母親節賣冰糖燕窩185蚊,我哋賣188,我咪即刻同供應商嘈囉,結果供應商平7蚊畀我哋;我哋咪即刻減價,咁又可以平過超市喇。」但面對連鎖個人護理店排山倒海的宣傳攻勢,他也有點吃力:「惟有諗計硬頂上。」

小超市賣精品殺出血路

減價非唯一出路,日式小型超市一番食材負責人楊夏龍,看中超市貨品過於大眾化弱點出擊,引入精巧食品,如300多元的靜岡蜜瓜,價格雖高,卻能滿足中產愛享受的心態:「所以我哋可以喺大型超市壓力下,搵到生存空間。」
有經營辦館的通泰行總經理李廣林說,辦館已難以生存,但部份仍拼命力抗,以更能與顧客溝通、建立感情成為優勝之道;不過,他坦承業內有害群之馬,售賣次貨、假貨,做壞招牌,最終苦了自己,超市白撿便宜。

黃女士(主婦):「超市全部貨都貴咗,佢哋成日幾毫子咁加。」

區先生(航運從業員):「多數喺超市買嘢,會趁減價時買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