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繼續掩飾黨史陰暗面

胡溫繼續掩飾黨史陰暗面

上周末一則不顯眼的新聞—毛澤東長子毛岸英的家屬團訪問北韓—正好把中共歷代領導人掩蓋、纂改、歪曲與美化歷史的劣習表露無遺。最近外交部公開了五十年代少數個別內部文件,以表示北京如何尊重歷史、如何決心和庶民分享歷史真面目云云。
林和立  

但曾號稱「人民有知情權」的胡溫當局,其實絕對不打算解封大部份、尤其是牽涉到中共高層問題決策的敏感史料。而中共自「建國」以後所犯的第一個天大錯誤,即參與韓戰的來龍去脈,卻永久封存在中央保密局與其他檔案部門內。

對文革依然忌諱

二○○六年可稱為近代中國的歷史年。今年是中共歷來所犯最重大錯誤、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四十周年,也是象徵人民首次大規模向黨與強權說「不」的天安門「四五運動」的三十年祭。這個月,從紐約到柏林都有學術會議討論文革的意義與教訓,但北京不但自己不敢面對歷史,更阻擾十多位知識分子與自由撰稿人到美國及歐洲參加會議。據北京的學者說,胡錦濤去年已下命令,不准搞與文革有關的反思活動。
胡總對文革的忌諱比較容易明白。胡長期從事黨務與意識形態工作,知道在共產黨威信空前動搖的今天,不宜再曝露黨史的「陰暗面」。這和胡溫領導層不敢碰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一樣。更重要的是,胡是毛主席忠實的信徒。鄧小平在一九八一年發表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對毛的評價可說是「六四開」,即六分肯定,四分否定。而「決議」起碼承認文革使「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而毛須負全責。但胡總在二○○三年底慶祝毛一百一十歲華誕時發表的演講,卻只盡歌功頌德的能事,對毛一系列包括文革的罪孽竟隻字不提。

不公布韓戰背景

要了解中共對歷史的極端機會主義,即不但不說真話,還通過「剪裁修補」史實來服務政權的需要,卻不得不談談一九五○到五三年的韓戰。首先,幾十萬人民「志願軍」在殺戮戰場斷送了生命。韓戰不但改寫了中國與俄國、美國與朝鮮半島的關係,而且由於金正日政權還在張牙舞爪,此歷史悲劇可說還沒終結。
半個世紀多過去了,連透明度不高的莫斯科當局,也公開了當年蘇聯領導人與中、美及北韓高層的電報及其他資料,唯獨北京對於尤其是中共高層決定參戰的背景諱莫如深,還視之為「一等國家機密」。幾年前中山大學學者徐澤榮就是因為公開了部份韓戰史料,而被判十三年徒刑。
絕密資料雖然沒有解禁,但國內年輕的學者都認為,毛主席是給蘇聯大獨裁者史太林半欺騙半強迫下同意參戰,結果連自己二十八歲兒子毛岸英也賠了。試想,當年中國內戰剛結束,可謂一窮二白;不少志願軍連糧食和禦寒衣物都沒有;他們不少不是死於「美帝」的炮火,而是因為飢寒交迫而橫屍異域。現在再看上周新華社發有關「毛岸英烈士家屬團」訪問平壤的稿,其目的很簡單,用毛岸英弟媳邵華的話,北京希望年輕一代的中國人一定要「不忘歷史,將鮮血凝成的中朝傳統友誼發揚光大」。

維護「中共神話」

由於胡總需要打「北韓牌」來對付美國與日本,北京也希望在某程度上「聯俄抗美」,所以中共高層絕對不會讓韓戰的真相,曝露於陽光底下。更重要的是,胡溫當局與其他高幹都要維護「中共永遠正確」的神話;而胡總本人更不願意他的偶像毛主席負上人民伏屍遍野、血染千里的責任。問題是,老百姓都知道中共多年來支援的金日成與金正日政權是多麼可恨的封建王朝,今天還歌頌中朝人民友誼,不是開歷史倒車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