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國民收入不均現象,國家勞動部提出,最低工資以後每兩年最少調高一次,此舉無疑加重港商的經營成本。有港商向本報透露,去年已有50多家港資廠因捱不起貴工資而倒閉。東莞的許多大型港資玩具廠亦已部署撤出當地,遷往成本較低的內地城市。
在東莞請有500多名工人的香港玩具廠老闆雲海洪,一直按最低工資制訂勞工薪金。他無奈地對本報記者說:「無辦法,一定要給,內地會派官員來查,買家如沃爾瑪亦會派人去廠查」。
難捱貴薪金 50港廠倒閉
他還稱,「東莞工資三年前才400多元(人民幣.下同),現在要約600元,計入加班,一個月要逾百萬勞工成本」;搬廠嗎?「其他城市工資也會加,最多只有一兩年過渡期;但搬廠要花數千萬元,10年都賺不回來」。他打算投資機器以縮減工人數目,同時發展高增值的玩具,希望賺取更高利潤。
在東莞有1,000多名工人的雅田國際總裁倪錦輝對本報稱,工資上漲,旺季時那筆加班費最令人吃不消,加上人民幣升值令成本增加,不少同行都準備搬廠去粵北等偏遠地方。他又指,內地往往在年中調整最低工資,那時廠家已向買家報價,無法計入已上漲的勞工成本,因此建議內地給予半年過渡期才實施。有港商透露,去年已有50多家港資廠因捱不起貴工資而倒閉。
今年起,內地多個城市將調高最低工資,深圳料調高至800元。國家勞動保障部官員指,未來要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每日經濟新聞》引述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師謝國忠稱,加薪令成本增加,會影響中國在一些市場的份額。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最低工資是社會平均月工資的40%至60%,對於許多城市未達標,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稱,因部份地區調整不及時,又以計件工資為由拒絕執行制度所致。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