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今年3月30日,在溜馬主場干斯高球場(ConsecoFieldhouse)內將米拿的球衣揚揚高掛在場館內,向這名老將作最崇高的致敬時,不禁同時令人感到一點點辛酸。米拿與「郵差」馬龍同在NBA球壇打滾了近20載,最終卻只贏得球迷的掌聲、歡呼聲以及個人榮譽,就是獨欠NBA球員最渴求的冠軍指環。
總決賽負湖人不減星味
今年是艾華遜征戰NBA的第10年,不知道當76人的「3」號球衣在數年後,慢慢在第一聯合中心球場內被高掛時,電視鏡頭上的艾華遜會否流下「不甘的男兒淚」呢?筆者並非預言家,但作為他的支持者,着實不忍看到這個傷感的一刻。
打從1996年以21歲之齡踏上NBA大舞台,艾華遜即憑出色表現,榮膺當季的最佳新人獎;當2000年艾華遜首度獲選常規賽MVP(最有價值球員),同時亦帶領76人成為東岸冠軍,雖然最終在總決賽敗於當時如日中天的湖人手下,但仍難掩其巨星風範。
應摒棄獨斷獨行作風
當年的總決賽5場比賽,在筆者的腦海裏依然歷歷在目,艾華遜的每個精采運球、跳射和上籃動作無一不是令人拍案叫絕,不過最教人信服的不僅在於熟練的「插花」、準繩的射術和上籃技術,還有對勝利的執着。雖然飽受傷患的痛苦,但他依然戴上護墊、束緊繃帶努力地投籃、鏟籃及防守,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才是艾華遜得以成為球星的原因。
可惜到了今天,艾華遜在球場上依然抱着獨斷獨行的「個人主義」;反觀湖人的拜恩,終於明白「單天不能保至尊」之理而蛻變成長,希望艾華遜也能擺脫個人枷鎖,畢竟他已是一位快將31歲的「老將」了!
賴恩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