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私營安老院住客直至撒手人寰,還有可能被院方歛財。消費者委員會接獲有關私院投訴激增,該會發現,近四分一院舍在長者過身後,不會退回按金,有院舍甚至以「未有給院方一個月通知」為由,拒向死者家屬發還按金。有學者指出,本港約七成私營安老院住客是綜援戶,政府每月約有1.5億元公帑交給私院,社署應對收費問題加強監管。 記者:雷子樂
消委會去年接獲32宗涉及私營安老院的投訴,較前年的14宗增加逾一倍,主要涉及收費及退款問題。消委會成功訪問了185間私營院舍,該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郭琳廣昨表示,不少院舍除收取月費外,還會收取陪診費、電費、尿片費等形形式式雜費。
半數不退已繳月費
私營院舍月費由3,500元至24,750元不等,視乎護理所需程度而定,不少院舍收費與綜援金掛鈎。三成受訪院舍表示,若院友入醫院逾一個月,都不會退還月費。若院友不幸身故,50.8%院舍不會退還已繳的月費餘額。受訪的院舍中有156間收取按金,若院友突然離世,23間院舍不會退還按金,13間更表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退回按金,兩者共佔收取按金院舍23%。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理事鄭清發指,無親無故的院友去世後,其按金、預繳院費、遺產去向更值得關注。私營安老院協會發言人陳志育認為,院友死後不退回按金有欠妥當,但強調只屬個別事件,建議消費者入住前先了解收費細則。
本港約有700間安老院舍,提供逾七萬個宿位,約571間是私營院舍。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周永新表示,約四萬名長者居於私營院舍,當中近三萬人靠綜援金繳交院費,估計政府每月都將1.5億元綜援金「存」入私營院舍「戶口」。「每個月有咁多公帑過畀私院,社署好應該加強監察收費制度」。
院舍雜費比市價高
香港防止虐待長者協會指出,私營安老院濫收費用的情況已經失控。「物理治療費、康樂活動費、醫療用品費、日用品費都比市價高」,該會要求政府資助更多非政府機構興建院舍。
社署承認,現有發牌條例只能對院舍的消防安全、人手、照顧者質素作監管。不過署方的《安老院實務守則》,對收費、退款都有作出指引。社署過去兩年共接獲755宗投訴,主要涉及服務、員工態度及衞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