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方便好食,營養豐富,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就警告,受過度砍伐樹木和病毒影響,全球最大香蕉產地、香蕉基因庫──印度備受衝擊,香蕉種類因此大減,甚至瀕臨絕種。
香蕉是遠古植物,本來不能食用,經多年演變後,才出現可食用品種,但這些品種沒有種子,只能人工接枝繁衍。香蕉是繼水稻、小麥和玉米之後,第四重要的糧食作物,近四億發展中國家人民就以香蕉為主糧,當中印度是最大香蕉產國,香蕉年產量高達1,680萬公噸,佔全球總產量7,260萬公噸的20%。
病毒為禍勢減產75%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早在四年前警告,指「蕉葉黑斑病」(BlackSigatoka)為禍,勢令全球蕉樹減產75%。現時全球香蕉交易的品種,幾乎全是Cavendish,它一出問題,全球香蕉市場也受影響。解決方法只有培養抗菌新品種,但由於許多蕉樹本身不能繁衍,令研究困難重重,有人遂提議基因改良,但蕉商因為怕市場反應負面而反對,只好不了了之。病菌問題未解決,人為問題又出現。FAO最近就警告,印度近年急速城市化,令叢林面積銳減,在當地生存了數千年的野生香蕉品種也因此大量消失。香蕉基因庫危危乎,將Cavendish混種改良的成功機會自然更低。
FAO專家強調警告並非靠嚇,指其中一種能抵抗蕉葉黑斑病的香蕉品種,全球只剩印度加爾各答(Kolkata)植物園還有一棵倖存。
英國《新科學家》/《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