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肝移植有法例規限

活肝移植有法例規限

肝膽胰外科醫生及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廖子良表示,活肝移植風險較屍肝移植為高,捐肝者面對的風險包括手術期間出現肝衰竭及靜脈血管栓塞導致心臟病發等,全球約有數宗捐肝者死亡個案。然而,活肝移植的好處亦甚多,病者毋須輪候屍肝,可在身體狀況較佳時接受移植,效果相對較好,存活率亦較接受屍肝為高。
廖教授稱,捐肝者捐出左肝葉,平均五百個會有一個發生危險;至於捐出右肝葉風險則較高,平均二百個便有一個出現問題。一般而言,捐肝者可捐出約三成五的左肝葉或六成五的右肝葉給病人。捐肝者剩餘的肝臟,會在手術後數月內,增生至原來的大小。

肝臟自然增生

廖教授表示,捐肝者手術後約七天便可出院,出院後只要多些休息、不要過份操勞、不煙不酒及攝取多點營養,便會很快復原,對健康不會造成長遠影響。
活肝移植受到本港法例的嚴格限制。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除與病人有血緣關係,或是結婚超過三年的配偶外,其他人一律不能捐肝給病人。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