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電腦遊戲的電影,前科有《盜墓者羅拉》(TombRaider)、《生化危機》(ResidentEvil)、《殲滅者》(Doom)等,相對而言,《鬼魅山房》(SilentHill)的知名度稍遜。這個當然不是重點,重點是作為一部獨立電影,撇開與遊戲的瓜葛,片子是否好看。
理論上,票房多多少少能反映電影質素,比較同類電影的美國開畫票房紀錄,《LaraCroft:TombRaider》排第一,《寵物小精靈》(Pokemon:TheFirstMovie)第二,《鬼魅山房》名列第七。
99年推出的元祖《SilentHill》遊戲,當年我玩得欲罷不能,誓要打爆機。遊戲出色之處,在於營造陰森恐怖的氛圍,電影在這方面成功保留原著神髓,煙籠霧鎖,極具震撼力的斷崖俯瞰,鬼影祟祟魅聲厲厲,直如夢魘。視覺效果出色(除了一班造型似舞台劇演員多過怪物的異種),無奈劇情過於單薄,瑜不掩瑕。
母親拒絕讓染上怪病的女兒入住精神病院,隱瞞丈夫帶女兒前往經常在夢中出現的異域,然而謎團未解,已身陷險境。歷險甫一開始,女主角便與女兒失散,然後鏡頭不斷拍攝着女主角行來行去,左搵右搵。大概導演以為觀眾可以置身其中,實情是觀眾根本無法投入,悶得發慌。
電腦遊戲改編電影的通病,源於導演搞不清楚自己與觀眾的身份有異,作為導演,當然可以主宰角色命運,這股操縱別人的快感,觀眾在打遊戲機時亦曾擁有,可當身份換成是戲院座上客,感覺便截然不同。觀眾不像導演,現在不過是旁觀者而已,情形就像站在旁邊看導演打機,且不能從旁給予意見,導演自己玩得開心,觀眾就戇居居。
《鬼魅山房》的另一弊端,是過份側重官能刺激,敍事有一搭沒一搭,大部份時間進展緩慢,劇情空洞,臨近尾聲,卻如排洪般傾瀉而至,最慘敍事與剪接雜亂無章,鏡頭閃來閃去,有多少觀眾能夠看得明白,令人懷疑。
欠缺層次的驚嚇,通常核突多過恐懼。電影中不乏血肉橫飛場面,電檢處將此片評定為IIB級,個人認為更像III級,至少要比《以和為貴》暴力,超現實又如何?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