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10年,在極左思潮的影響和集權政治的控制下,人們的服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單調和沉悶,以至形成「老三裝」(中山裝、青年裝、軍便裝)、「老三色」(藍、灰、黑)一統天下的局面,其他花色款式統統被貶為「奇裝異服」,都是「封(封建主義)、資(資本主義)、修(修正主義)」。
當時的時尚莫過於軍裝,千人一面的一身軍裝成了「無產階級革命派」的身份認同和標識,成了向資產階級進行「戰鬥」的姿態和象徵,暴露出社會心態中崇「武」好鬥的一面。人們的穿衣實際上是生活禮儀不分、工作休閒不分。政治因素把人們統一在同一衣着模式之中,無色彩、無個性、無性別的服飾現象,扭曲了人們的審美心理,使服裝文化成為政治風雲變幻下的犧牲品。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