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新娘天堂 窮寡婦地獄<br>米雪悲印度女人不平等

富新娘天堂 窮寡婦地獄
米雪悲印度女人不平等

一直對結婚提不起興趣的米雪,早前到印度拍攝外景,她出席了一個連搞三日三夜的百萬豪華婚禮後,竟深受婚禮的熱鬧氣氛感染而有一剎那的結婚衝動。惟米雪及後到訪「寡婦村」,眼見那些喪夫後不得再嫁、慘被社會遺棄的婦女,深感不安和難過之餘,更意識到香港女人原來好幸福。 撰文:戴彩煥

中國人有句話:木門對木門,竹門對竹門,在印度,門當戶對的觀念更為強烈。原來,印度社會受「種姓制度」影響下,劃分為四個階級,第一級,是祭司和知識分子,地位最高;第二級是軍人和藝術家;第三級是商人或農民;第四級則是靠勞力為生的人;至於最卑賤的是賤民,包括掃街及從事清潔行業者。而同級的人只會接受跟同級的人結婚,今次米雪參加的婚禮,便是屬於第三級的盲婚啞嫁。

婚禮三日三夜

米雪說:「Bhavna(新娘子)嘅爸爸係有錢嘅鋼鐵商人,屬於第三級嘅上等人,佢只會喺上等人嘅階層幫個女搵對象。揀好對象之後,就會好似我哋中國傳統咁,將雙方時辰八字畀占卜師,按照印度占星學去計算一下,睇吓兩個人夾唔夾。」
在印度,婚宴所有支出都是由女家支付,規模愈奢華,新娘才愈受尊重。Bhavna今次由印度西部嫁到首都新德里,她家人便花掉過百萬港元,包括女兒兩公斤重的金飾行頭、租下半個維多利亞公園般大的結婚場地來設宴款待過千名賓客,以及招待女家數百名親友出席女兒婚禮,包下他們的交通和食住費用等等。婚禮當天,新郎在銀樂隊和數十名提着水晶燈的工作人員陪同下接新娘,然後展開三日三夜的慶祝儀式,排場十足,猶如開嘉年華會一樣,令米雪大開眼界,而一向唔恨嫁的她,更有衝動與男友尹志強舉行一個類似的婚禮呢。
米雪笑說:「其實好矛盾,我鍾意熱鬧,其實鍾意搞,但又會好麻煩,雖然我話願意啫,但我另一半呢?佢其實好鍾意玩,唔知㗎,你𠵱家問我即時咁嘅反應,到時可能好鋪張㗎。」

寡婦地位卑微

參加豪華婚禮後,米雪亦有參觀世界7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和齋浦爾的琥珀堡,又穿上傳統印度服飾學跳印度舞,但最深刻的,還是印度教聖地改建成的寡婦村。原來,寡婦在印度被視為不祥人,喪夫後不但不可以穿鮮色衣服,更不可以再披嫁衣,子女舉行喜慶活動時,不能跟他們同枱食飯,社會上更不會聘請寡婦幹活,逼使她們行乞甚至賣肉維生;而不少寡婦往往抵受不了家人白眼而離家出走,寡婦村便是收容這班無依無靠的婦女。
看着這失落的一群,米雪無限感慨:「之前唔知印度婦女失去丈夫後唔可以再婚,被視為不祥人,我感覺好唔舒服,香港女人真係好幸福,先生唔喺度,可以自由選擇再婚,亦會得到屋企人支持。好彩印度呢班寡婦雖然被視為不祥人,但呢度亦有佢哋世界,起碼呢度有地方畀佢哋搵到喜悅,我覺得佢哋會開心過出面。」
究竟,今次印度之行,會否改變米雪對婚姻睇法?她說:「你話我自私又好,話我乜都好,我覺得自己仲有好多嘢未做,同我另一半唔一定要結婚,我哋可以一齊去玩、一齊去enjoy都得㗎。」
有關米雪今次印度的體驗,將在逢星期一至五晚無綫《向世界出發》內播出。

百萬婚禮中,穿上銀紙衣的新郎乘坐馬車前往接新娘,派頭十足。

米雪雖然口口聲聲表示不想結婚,但目睹人家婚禮如此熱鬧時,也不期然有點心癢癢。

米雪認為,這班寡婦與其在外面世界遭人白眼,倒不如待在寡婦村尋找她們的快樂。

從未玩過瑜伽的米雪,趁這次印度之行向瑜伽大師請教一番。

新娘Bhavna出嫁前,在手手腳腳上做Henna,以一種膏狀物畫成圖案作喜慶點綴。只要顏色一日不退,新娘也不用做家務。

新娘Bhavna出嫁前,在手手腳腳上做Henna,以一種膏狀物畫成圖案作喜慶點綴。只要顏色一日不退,新娘也不用做家務。

新娘Bhavna(右)出嫁前,其已婚的姊姊以黃薑磨成的膏塗在妹妹身上,據說有美白之效用。